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
本题解析:小题1:东北地区降水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自东向西降水减少是距海远近;降水是夏季吹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也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选择B项。
小题2:与降水丰富有关的是:水能(水量大);森林植被(环境湿润,植被茂盛,形成森林景观。)选择D项。
小题3:东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从纬度因素分析,热量不足,容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选择B项。
小题4:对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从生态环境的改善,森林资源的更新分析。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图,回答:(11分)
(1)写出上图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数码所代表的左图中经济发展核心城市的名称:
M?????????,N ?????????
(2)沿海经济地带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它包括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写出工业基地②③的名称:② ③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是从沿海向????、???地区推进,同时积极 向?????拓展。
(4)沿海经济地带能源缺乏,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大力发展风能等新能源,请你用我们已学知识解释该地发展风能发电的区位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M是上海 N是重庆
(2)②是京津唐工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右图中的a为亚太经济带,b为沿海经济带,c为沿江经济带,M处于这三个经济带上,故而M可能为上海,N可能为重庆。
(2)由①、②、③、④的位置可知: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为京津唐工业基地,③为沪宁杭工业基地,④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是从沿海向中部、西部地区推进,呈现阶梯状的特点;同时积极 向海外拓展。
(4)东部地区能源资源缺乏,但是能源需求量大,针对这种现象,东部地区可以利用靠近夏季风源地,地势平坦,风力大的优势,发展风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图11)
图11
小题1:据上图,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疆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A错误;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所占比重大致相同,但由于内蒙古的土地总面积远大于宁夏,故B错误;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荒漠,C正确;云南、贵州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滥砍滥伐,过度破坏植被。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需要以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为背景,并能结合图示获取选项信息,注意“比重”与“面积”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为我国某地区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两条河流之间为我国的一列重要山脉,说出此山脉的走向。并列举此山脉与我国的哪些地理界线吻合(写出三点)。(4分)
(2)简述B河流域的水文特征。(5分)
(3)评价E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5分)
参考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1分)???①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A表示黑龙江,B表示嫩江,两条河流之间的山脉为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地理界线可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分析。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凌汛、流速等方面分析。
(3)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但注意评价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