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A.①地到⑤地跨两大板块 B.①地到⑤地地跨我国三级阶梯 C.②地是我国陆地上地势最低的地方 D.①地到⑤地可能有五种基本地形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北部为新疆、南部位于青藏高原,则②③位于塔里木盆地内,气候干旱,故水资源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图示①到⑤地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A项正确;从①到⑤地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错误,②地位于我国吐鲁番盆地,地势最低,C正确;图示可能经过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D正确。
小题3:图示④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而“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昼夜温差大,A错误;图示地跨湿润、半湿润、高寒气候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误;图示地跨的温度带还包括热带地区,C错误;图示⑤位于季风气候区,①②③位于非季风区,D项正确。
小题4:图示①到④或位于干旱区或位于高寒区,故荒漠化是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故保护水资源,防止荒漠化是该地区国土整治的合理措施,A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差异比较分析,进而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问题。
小题1: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
A.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C.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D.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小题2: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地形和气候
B.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③—降水量和地形
D.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重要地理要素的区域分布差异,对空间定位能力,自然地理特征的灵活掌握和应用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小题1:我国30°N沿线自西向东主要经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图中四条曲线数值变化,可发现①西部最高、中部最低、东部稍高,与太阳辐射变化一致(四川盆地最低);②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与地势变化一致;③在100°E和110°E处最大,其他地区较少,与我国水能分布一致(西南最丰富、中南次之、华北最少);④西少东多,可用排除法判断为热量资源。
小题2:④为热量资源的分布,其东西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势高低引起的。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环渤海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地区冬季降雪量和降雪日均多于同纬度内陆地区,请分析其原因。
(2)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紧密的伙伴城市,E城市掀起了宣传奥运、推介城市的新高潮。E城市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请分析该港口的优势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1)冬季海面气温高于内陆,周围海区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暖
本题解析:(1)冬季渤海温度高于山东半岛,西北风过渤海带来大量水汽,在山东半岛北部抬升,多地形雨。(2)分析青岛港的区位优势应从青岛港的自然环境分析陆域和水域条件,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其经济腹地和依托城市。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生产活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