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A.甲农业区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光照,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B.甲农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C.近年来,乙区域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当 D.近年来,乙区域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中降水量在400mm以下,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且靠近季风区,判断图中河流为黄河,故在黄河的顶部农业区为河套平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三大自然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青藏高寒区——高和寒;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少雨;青藏高寒区——多冰川地形。正确的是B。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小题1:东部经济地带矿产和能源资源相对较少,但经济基础强,发展水平高,开发程度强;西部经济地带矿产和能源丰富,但经济基础弱,发展水平较低,开发程度弱;中部经济地带介于二者之间。
小题2: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所示两地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甲所示区域与图乙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纬度相当,但气候截然不同,试分析原因。(4分)
(2)图甲所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珠江哪一河段????????????(写出此河段河流名称),试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3)图乙中阴影地带②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什么?并分析②处该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4)我国在图甲区域建立核电站,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甲区域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夏季多雨,形成热带、亚热带季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1)甲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形成季风气候;乙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部和西岸,终年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珠江上游即红水河;水能资源从河流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
(3)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埃及尼罗河沿岸,盛产棉花,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4)、建核电站的原因:一当地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不足;二是影响核电建设的技术因素及沿海位置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