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A.气候环境
B.地形条件
C.水文环境
D.土壤特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吊脚楼主要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潮湿的气候环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西藏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但还远远满足不了西藏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材料2?西藏的煤和石油资源都不是很多,农牧民平常取暖做饭都是靠烧牛粪和一点儿柴草,能量低,致使草原破坏。随着农牧民生活范围的扩大,人口迅速增长,如不及时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就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材料3?青藏高原的冻土问题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现在已经掌握了可靠的技术解决
这一难题,像南疆铁路就成功地经过了一段冻土地带。
材料4?当国家决定在“十五”期间续建青藏铁路格拉段时,广大藏胞很感谢。
其实早在 20世纪 50年代,铁道部已对线路进行了勘探,并草拟了三条路线方案,3个方案对比如下:

材料5?进藏铁路线路方案示意图

(1)从材料1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于促进西藏?????的发展;从材料2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干对 ?????????的保护。
(2)从材料3可知,?????????是建设铁路的可靠保证。从材料1至4可知,在现代铁路建设中,?????????????因素对铁路区位远作起决定性影响。从材料4和材料5可知,在铁路具体选线时
?????????????因素仍很重要。
(3)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均小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原因是????????????????????。
(4)西藏目前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邻省又有丰富的煤、石油,为什么农民仍以柴草为主要生活用能
A.因为西藏森林、草场资源主富
B.藏民不习惯使用煤炭、石油燃料
C.公路运输输入煤炭、石油运量小,运价高
D.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
参考答案:(1)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2)科学技术???经济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结合材料二内容,反映通过铁路建设将利于当地的能源运输,减少农牧民因生活用能而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材料三反映先进的技术发展解决该铁路建设中的不利条件。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条件。
(3)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高寒缺氧等不利的自然条件使人口、城市少,则交通线少;
(4)结合材料二该地区的交通不便使煤炭、石油运入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3年“两会”期间,首度提出了“中四角”概念,希冀通过抱团发展,在长江中游区域打造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读“中四角”区域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中四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加速产业升级
D.降低生产成本????????????? D.扩大耕种面积
小题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四角”发展的劣势是
A.自然条件差,资源极匮乏
B.工业基础差,发展潜力小
C.中心城市距离远,职能单一
D.经济外向度低,开放竞争力弱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中四角”是东部产业转移的迁入地,故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大量占用耕地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小,A、D错误;而降低生产成本不属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C错误;而大量吸引东部产业迁入可增加当地的就业,促进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即利于加速当地的产业升级,B项正确。
小题2:“中四角”位于我国中部地带,地域广阔、平原面积广阔、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且资源丰富,A错误;“中四角”地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和有色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B错误;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均为省会城市,C项错误;而“中四角”位于我国中部地带,即不沿边,也不沿海,故对外开发程度低,经济外向度较低,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借鉴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主要影响,注意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的危害是
A.耕地面积扩大,单位面积投入劳动力减少
B.人口增长过快
C.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水旱灾害频发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E.荒漠化严重
F.水土流失严重
G.热带雨林滥伐
H.气候异常
I.水土流失加剧
G.物种锐减或灭绝
河湖淤积,洪涝灾害加剧
土地肥力下降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1.根据表格内容显示,该地虽然耕地面积扩大,但是植被覆盖率降低,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单产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通过表格数据分析,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加,土壤肥力降低,所以该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使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产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 km2,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问题。1.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是
A.防止土地荒漠化
B.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C.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D.减少拉萨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
E.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
F.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上游乐场
G.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H.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湿地。
1.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判断B项,湿地能增加大气湿度,但对温度的影响是调节温差,增加温度不正确。故选C项。
2.湿地的发展应主要保护湿地环境与开发经济效益相结合,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