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北京城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而不是商业区,主要是受
A.地价因素影响
B.宗教、民族因素的影响?
C.政治、历史因素的影响
D.自然环境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北京为我国的古都,故城市中心为皇城故宫,受历史因素影响,且目前是我国的首都,故城市中心为故宫和天安门广场是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是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东京城市工业区的区位特点主要是2.在图中最外环道路沿线规划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其主要目的是
1.东京城市工业区的区位特点主要是2.在图中最外环道路沿线规划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其主要目的是
A.沿城市外缘
B.沿海
C.沿河
D.沿铁路线
E.减少城区大气污染
F.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G.扩展城市用地面积
H.疏散城区过密的人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由图中工业区的分布可明显看出是沿河、沿海集中布局。正确答案选B。
2.东京市人口密集,数量庞大,对城市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分散城市过密人口,在城市外围设立多个居住用地。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1990-2010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城镇人口变化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1990-2010年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②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减少
③乡村用地比重总体减少?④乡村人口比重有所减少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建设用地将逐步演化为农业用地
F.劳动力向第一、二产业大量转移
G.促进了经济开发和信息广泛交流
H.城市中心必将会被工业用地占据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表中数据反映的是我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城镇人口比上一年扩大增长的幅度,只要百分比为正值,就表明城镇面积在扩大,城镇人口在增加,数值的减少只能反映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但一直在增加,城镇用地比重不断增加,乡村用地比重则在减少,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则乡村人口比重有所减少,故答案选D。
2.城市化促进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故A错误,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答案B错误,城市建设促进了经济开发,人员物质的流动将促进信息广泛交流,故答案选C,城市中心一般发展为商业用地,工业生产对环境污染较大,一般布局在城市外围,故答案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小题。
 1.30年间该地区: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1.30年间该地区: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E.大幅提高
F.略有提高
G.没有变化
H.略有下降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乡村人口增长了1000万,A错误;1950年城市人口为1500-1000=500万人,1980年城市人口为3000-2000=1000万人,B正确;总人口增长了1倍,C错误;乡村人口从1000万增长到2000万,增长了1倍,D错误。
2.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图中可以看出,195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00÷1500≈33.3%,198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000÷3000≈33.3%,说明没有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A.绿地面积
B.建筑风格
C.饮食习惯
D.服装服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不同的地区,建筑风格是不同的。
考点: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