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试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6 11:03: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大 中 小 】  
               
              小题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表1,完成下列要求。(6分)表1 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年份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年份 
 | 出生率(%) 
 | 死亡率(%) 
 |  | 1949 
 | 3.60 
 | 2.00 
 | 1975 
 | 2.30 
 | 0.73 
 |  | 1952 
 | 3.70 
 | 1.70 
 | 1980 
 | 1.82 
 | 0.63 
 |  | 1957 
 | 3.40 
 | 1.08 
 | 1985 
 | 2.10 
 | 0.68 
 |  | 1962 
 | 3.70 
 | 1.00 
 | 1990 
 | 2.10 
 | 0.67 
 |  | 1965 
 | 3.79 
 | 0.95 
 | 1995 
 | 1.71 
 | 0.66 
 |  | 1970 
 | 3.34 
 | 0.76 
 | 2001 
 | 1.34 
 | 0.64 
 | 
 A.生产力水平仍低,造成人口死亡 ? B.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
 C.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全和进步????? D.依靠天然食物维持生存,抵抗灾害能力较差
 (2)1970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上,而出生率却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2分)
 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B.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
 C.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控制人口发展的有力措施 D.全民投身发展经济的结果
 
 
 
 2、综合题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在平原、河川地区,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原土地资源不足时,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列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分析这些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表1六百余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
 
 表2本地区现有耕地分类状况(104hm2)| 时间(年) 
 | 人口(104人) 
 | 耕地(104hm2) 
 | 人均耕地(hm2/人) 
 |  | 1368 
 | 6.693 
 | 4.151 
 | 0.62 
 |  | 1403 
 | 6.661 
 | 4.245 
 | 0.637 
 |  | 1465 
 | 9.497 
 | 4.245 
 | 0.447 
 |  | 1736 
 | 21.599 
 | 7.481 
 | 0.346 
 |  | 1875 
 | 32.724 
 | 17.25 
 | 0.527 
 |  | 1911 
 | 29.157 
 | 18.466 
 | 0.633 
 |  | 1983 
 | 49.86 
 | 20.36 
 | 0.408 
 |  | 1996 
 | 54.63 
 | 22.07 
 | 0.404 
 | 
 
 (1)该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水田 
 | 水浇地 
 | 沟川地 
 | 平坡地 
 | 缓坡地 
 | 陡坡地 
 | 急坡地 
 | 其他 
 | 合计 
 |  | 河川阶地 
 | 0.01 
 | 0.1 
 | 1.12 
 | 0.22 
 | 0.28 
 | 0.01 
 | 一 
 | 0.37 
 | 2.11 
 |  | 丘陵沟壑 
 | 一 
 | 0.01 
 | 0.63 
 | 2.4 
 | 6.06 
 | 1.93 
 | 0.29 
 | 0.45 
 | 11.77 
 |  | 土石山区 
 | 一 
 | 一 
 | 0.41 
 | 1.21 
 | 2.9 
 | 2.26 
 | 1.27 
 | 0.14 
 | 8.19 
 |  | 小计 
 | 0.01 
 | 0.11 
 | 2.16 
 | 3.83 
 | 9.24 
 | 4.2 
 | 1.56 
 | 0.96 
 | 22.07 
 | 
 (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是________;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____%。
 (3)从土地开发的时间来看,该地区开始开垦丘陵陡坡地的时间约为()
 (4)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 A.1465一1736年 | B.1736一1575年 
 |  | C.1875一1911年 | D.1911一1983年 
 | 
 
 
 
 3、单选题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气候严寒、文化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外,还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的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铁路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小题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经济发达程度
C.人口受教育水平
D.资源丰富程度
小题4:淮安历史上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后来却逐渐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A.水源供应不足
B.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C.政治中心的转移
D.交通条件的变化
小题5: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A.计划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小题6:造成“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技术差异
D.耕作制度差异 
	        
4、单选题  读下表,完成13~14题。
某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统计表
| 年份 
 | 1950 
 | 1955 
 | 1960 
 | 1965 
 | 1970 
 | 1975 
 | 1980 
 | 1985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 出生率(%) 
 | 3.95 
 | 3.98 
 | 3.60 
 | 3.79 
 | 3.64 
 | 2.30 
 | 1.82 
 | 1.10 
 | 0.67 
 | 0.65 
 | 0.63 
 | 0.64 
 | 
| 死亡率(%) 
 | 1.70 
 | 1.08 
 | 1.00 
 | 0.95 
 | 0.76 
 | 0.73 
 | 0.68 
 | 0.63 
 | 0.67 
 | 0.66 
 | 0.65 
 | 0.65 
 | 
小题1: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
A.1950年
B.1955年
C.1965年
D.1970年
小题2:21世纪以来,该地人口(????)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数量减少 
	        
5、单选题  图5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年龄系数示意图。其中A为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一定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第8题。

由图可知
A.B为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B.2020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
C.1990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D.2050年世界老龄化程度有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