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湖泊泥沙淤积减少使冬春季补给量较大 B.该河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 C.蒸发加强导致6月前后补给量最少 D.副热带高气压使M处曲线向上凸出 参考答案:小题1: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6月份,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最小,而七月补给量略有回升,说明该地6月降水丰富,河流水位高,得到的地下水补给量较少,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由图示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地表径流④下渗⑤地下径流,缺少水汽输送,选D正确。
小题2: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人类活动主要是排干湿地的水,减少了蒸发和下渗,也阻断湿地对河流径的调节。选C正确。
小题3:黄河下游是地上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且河流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松花江位于东北地区,周边环境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少,但是纬度高结冰期长。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有可能形成“地上河”的是②到③河段
B.③—④河段可能只有河水补给潜水
C.与②处相比较,④处河流河水深,流速快
D.该河为山区性河流,水能丰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该河流总体上自西向东流,一般来说,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落差大,水流急,泥沙不易淤积,而下游平缓地带,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②到③河段等高线密集,落差较大,不易形成“地上河”;一般来说,潜水和河流的补给看水位的高低,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据图可知:③河段附近极有可能河流补给潜水,也有可能潜水补给河流,④河段为潜水补给河流,B错;据等高线可知:②处等高线密集,流速快,而④处等高线稀疏,流速慢,C错;该河为山区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所以本题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条河流河曲处的各横截面不同点的深度测绘图1
材料二:该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
1.绘画BB′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2.根据上述所作的剖面图,描述河流两岸的地表形态,并解释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判断①、②、③三种河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河流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
参考答案:
1.本题解析:
该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根据深度绘出河床剖面图,根据河流流量过程线判断河流水文特征及补给特点。根据流量和汛期,可以看出该地区为华北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在图中表示洋流的短线中绘出箭头以正确表示洋流的流向。(2分)
(2)图中洋流甲按性质属于 ,其对沿岸气候起到 的作用。(2分)
(3)图中的渔场名称是 。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在该海域交汇。(2分)
(4)乙处的气候类型是 ,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5)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后来的航海者发现在图中A、B两条航线中,B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最短,请你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1)略 (顺时针,一处绘错即不得分)(2分)
(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圈为顺时针流动。
(2)甲为北大西洋暖流,暖流比流经海区水温高,所以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该渔场位于北大西洋西海岸,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欧诺个,底层的营养盐类会上泛至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大量饵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所以寒暖流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常会形成大的渔场。
(4)乙处为非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应从大气环流角度考虑,同时沿岸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更加剧了干旱的程度。
(5)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速度快,时间短,节省燃料;逆洋流则速度慢,用时长。从图中可见虽然B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最短,主要是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同时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顺风顺水,所以时间短。而A线路虽然线路短,但逆北大西洋暖流和逆西风带,所以用时长。
考点:考查洋流的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