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需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是世界上C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B.没有国际支持,我国不能进行任何环境保护工作
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应承担最大的责任
D.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E.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出、入境旅游全面繁荣的原因有??????????
①国土广大,旅游资源丰富 ②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④人造景观增多 ⑤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⑥旅行社增多2.我国入境游客中,比重最大的来自港澳台地区,这说明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E.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有限
F.我国各景区接待能力有限
G.港澳台地区经济最发达
H.港澳台地区与大陆环境差异大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中国人的旅游范围不断扩大,从国内游逐渐发展到国际游;中国国土面积广大、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随开放程度提高,吸引大量国外游客,随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为人们顺利实现旅游愿望提供条件。人造景观特别是近期的人造景观不一定能增加人们参观的欲望。旅行社不是我国出、入境旅游繁荣的原因。B对。
2.港澳台地区距我国大陆最近,比重大说明我国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有限(市场距离较小)。与景区接待能力没有关系,B错;港澳台地区不是世界最发达的地区,C错;港澳台地区位于中国东南地区,与中国联系紧密,环境差异不大,D错。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发展、旅游资源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景区是
A.颐和园
B.九寨沟
C.武当山
D.曲阜孔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是沿我国城市甲(25°N)和城市乙(26°36′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丙河是发源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条国际河流,读图同答下列问题。
1.城市甲位于城市乙的2.对甲、乙所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3.乙地所在省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①风力侵蚀?②流水冲刷?③流水溶蚀?④气候干旱?⑤毁林开荒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E.甲地云雾较多,年太阳辐射弱
F.乙地地表崎岖,地表水下渗现象较为严重
G.1月气温甲地较乙地低
H.甲、乙两地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I.①③④
G.③④⑤
②③⑤
①②⑤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文字材料中甲乙两城的纬度可以判断城市甲位于城市乙的南方,根据图中横坐标经度信息可以判断城市甲位于城市乙的西方。因此,城市甲位于城市乙的西南方,B选项正确。
2.根据经纬度和海拔,判断出图中地形区为云贵高原。甲地地势较高,云雾较少,年太阳辐射较强,A项错。乙地属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地表水下渗现象较为严重,B项正确。1月,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乙地受冷气团影响较大,气温较甲地低,C项错。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种植水稻为主,D项错。
3.云贵高原上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土层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开荒、开矿等)破坏植被后,流水冲刷、溶蚀作用加剧,易导致石漠化。该地气候湿润,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微弱。因此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中国自然地理、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问题。1.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2.上述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水升温
B.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
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E.共同性原则
F.持续性原则
G.公平性原则
H.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
1.材料反映渔业资源的枯竭,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
2.过度捕捞导致了渔业资源的枯竭,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再生性,故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