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近地面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发生偏转与等压线斜交。图中风向右偏,为北半球,C错。三条等压线组合,形成低压槽,气压a>b>c。河流流经河谷地形,等高线向海拔升高的方向弯曲,因此图中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湖泊,河流水是湖泊的重要补给来源,A、B错。因湖水不能外泄,盐分在湖泊中积累,形成咸水湖。D正确。
【小题2】A地位于低压槽东南侧,低压槽位置常有锋面形成,A地未来几日会经历一次冷锋过境天气。故C正确。
【小题3】结合上面分析,可知气压a>b>c。A错。处于北半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d<e。B错。因图中湖泊为内陆咸水湖,当地处于内流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受自然原因和人为不合理灌溉的影响,当地可发生土壤盐渍化,C正确。图中河流由高纬流向低纬,不会发生凌汛。D错。
考点: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位于南半球某地区的全年盛行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气候类型在南极洲外的其他大洲均有分布
B.该地区自高纬流向低纬的河流有凌汛现象
C.该地区自然带和北京的自然带相似
D.12月22日正午垂直地面物体影长为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图中风向为西北风,应该为南半球的西风带,全年受其影响,应该形成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北京相似。地中海气候是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地区,故该地区没有太阳直射,故地面物体影长不为零。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北美洲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28分)
(1)比较甲、乙两条河流特征的差异。(6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述一月等温线相对于七月等温线不同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12分)
(3)A、B 两地纬度位置基本相同,分析两地的年降水量差异及其成因。(10分)
参考答案:(1)水系特征:流向:甲河自北向南流,乙河自南向北流;支流: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的特征要从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方面来分析,而水文特征要从二期二量方面答题;水文特征要从流向、干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河流长短等来答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河纬度低,流程才,支流多,流域面积较广,甲河流向为自北向南流,而乙河自南向北流。甲河流经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河流经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样甲河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大,甲乙河冬季都会结冰,而乙河纬度高结冰期较长,而乙河流向为从低纬向高纬,故有凌汛现象。
(2)等温线的分布特点要从等温线的走向、疏密来分析。而题目要求是根据图中信息,概述一月等温线相对于七月等温线不同的分布特点。从走向来看,1月等温线向南凸,而7月等温线向北凸;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北美洲 1 月份,大陆气温相对同一 纬度海洋来说要低,所以导致1月等温线向南凸。从疏密来分析:1月等温线比7月等温线密集,等温线密集说明温差越大,而1月份南北温差大又要从1月份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来分析,而影响气温高低要从冬季风的影响程度及纬度高低来分析。
(3)年降水量的差异要从年降水量的多与少来作答,而影响年降水量多少的因素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有关。A在23°26′N附近的大陆西岸,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降水少,沿岸寒流流经起到了降温降湿的作用,使得降水更少。而B在23°26′N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受暖湿的大西洋水汽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而沿岸暖流流经又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使得沿岸降水更加丰富。
考点:河流特征的分析、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年降水量差异原因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B.P处因热力因素作用气流下沉
C.F气流形成西南风
D.E到P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小题2】若该经线为0°,下列说法符合EH之间区域的是( )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位于板块交界处
C.目前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D.有上升寒流形成大渔场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E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锋面雨;P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因动力作用气流下沉;F 气流形成盛行西风,吹西南风。若该经线为0°,EH之间区域是西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小题2】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
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夏半年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慢,太阳在北半球停留时间长于南半球,赤道低压影响北半球时间长,C正确。
【小题2】观察图可知,太阳直射点9月23日前后在赤道上,且向南移动,3月21日前后,在赤道上且向北移动,,而图示时间明显滞后于太阳直射点变化时间,故选B项。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对气压带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