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图甲与图乙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数量的分布,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镇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该镇的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近年有向苏北和皖中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种转移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国加入WTO后的过渡阶段已结束,关税进一步降低,这将给该镇主要出口企业带来的机遇主要是______________。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电子、服装、玩具、家用电器(任选三个);有大量廉价劳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6分)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1)地下水丰富成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条件。请分析该条件的成因。(8分)
(2)甲地区沼泽广布。简要叙述甲地沼泽的形成原因。(8分)
(3)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河流、沼泽多;降水较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较多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纬度看,这里大部分地区位于50°N-60°N之间,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从海陆位置看,东部临海,受海洋影响,降水较多,水量丰富;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排水不畅,沼泽多;纬度高,地下有冻土层,土壤水分较多。人口少,植被破坏少,涵养水源能力强。
(2)甲地是我国三江平原地区,有三条大河交汇,水量丰富;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下面有冻土层存在,地表水下渗少,易积水形成沼泽;这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少,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降水较多。
(3)俄罗斯地广人稀,闲置土地多,土地租金低,劳动力不足,我国劳动力丰富;俄罗斯纬度高,农业不发达,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我国距乙地区近,种植方便。跨国作业,必须有两国政策的支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地区林内与林外气温差值,右图是该地冬季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是林地,空白部分是均质裸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森林对气候调节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夏季的调节作用最明显
B.冬季林内外气温差值大
C.林内气温总是低于林外气温
D.林内昼夜温差比林外大
E.A点的气压低于C点
F.A、E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
G.A、C两 点之间气流的性质为寒冷干燥
H.C、E之间的风向为西北风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左图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森林内外温差,分析可知:若温差为0℃,说明森林调节作用最弱;正值代表使温度调高了;负值代表使温度降低了,绝对值越大说明调节作用越明显。由图可知,夏季调节最明显,A正确;在冬季时林内气温是高于林外气温的,C错;调节作用应该表现为使昼夜温差减小的,D错。?
2.有图表示的季节为冬季,A点在林外,C点在林内,A点的气温较低、气压较高,A、C之间气流总是由A→C,性质为寒冷干燥的,所以选项A错而选项C正确;A、E在林外,气温低因为下沉气流,B错;C、E之间气流应该由E→C,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东南风向,选项D错。
考点:该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森林的调节作用,热力环流等。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 ? 。此区域河流径流特征是???????。(6分)
(2)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 ??,A处的地貌类型为??????????。(6分)
(3)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4分)
(4)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5)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喀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对???????????的传承和保护。(6分)
参考答案:(1)冰川积雪融水(2分)
夏季水量大,冬季断流(径流
本题解析: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为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沙漠气候,其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来源于两侧高山天山和昆仑山上的冰川积雪融水,河流属于内流河,因而此区域河流径流特征是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大,水量就大,冬季气温低,河流则断流,河流越到下游流量越小。
(2)从图中可看出,A处有很多河流,且河流是有山区流出后形成扇形状,故A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分析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等高线密集于该区域的西北部和西南部,说明此处地势较高,坡度较大,为山地。而中部和东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较平,为盆地地形。故地形特征为: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势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
(3)根据材料二中乙图地址构造图的特点,喀什地区出现断层构造,喀什位于山间盆地,形成了沉积岩,所以可推出该地区早期: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外力作用流水沉积。
(4)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从气温、热量、日较差、土壤和灌溉水源等方面来回答。
(5)分析区位优势要从地理位置、资源优势、交通、政策等方面入手。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故①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从资源方面考虑,喀什是新疆最著名的古城,故②旅游资源丰富。喀什地势平坦,故③交通比较便利,且是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喀什是中央正式设立的经济特区,故④有国家政策支持。同时⑤喀什地处山脉边缘,有冰雪融水做为绿洲的水源,农业基础好。喀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中箭头若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则其表示
A.资金、技术
B.劳动力
C.工业制成品
D.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