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A.2月,以地表水补给潜水为主 B.6月,以地表水补给潜水为主 C.潜水和地表水不能互相补给 D.该地潜水的主要补给为冰川融水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气温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根据降水判断该地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2月份大气降水少,河流为枯水期,为潜水补给地表水;6月为丰水期,以河流水补给潜水为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亚热带地区河流无冰期,受寒潮的影响小。该地降水集中,所以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泥石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根据下图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等温线a的值可能为( )°C
A.18
B.20
C.22
D.24
【小题2】R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和地形可能是( )
A.北半球山地
B.北半球盆地
C.南半球山地
D.南半球盆地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据图可知:图中等值距为2℃,在20℃和22℃的等温线中有一个闭合的等值线圈,该等值线圈可能为20℃,也可能为22℃,又因为R地为河流源头,故该地气温要低,从地形上看,应该为山地,因此该闭合等值线圈应为20℃,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2】据图可知:图中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这说明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R地有河流发育,为河流源头,应该为山地,故R地位于北半球山地,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完成(1)——(2)题。
(1)该地为我国的
[???? ]
???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长江中、下游地区
??? D、南部沿海地区
(2)乙时期内,在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 ①华北地区——暴雨 ②北方地区——寒潮 ③东南沿海地区——台风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旱
[????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
【小题1】②地年降水量小的直接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地形
【小题2】图示国家大量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有( )
A.煤
B.石油
C.铁矿石
D.木材
【小题3】下列描述可能符合①②③三地当地实际的是( )
A.①地区河流流量全年稳定
B.立足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发展牧业的地区是②
C.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③地降水量最多
D.③地多火山、地震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为南半球,且沿140°经线,由此推断该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②地为大自流盆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故B正确。
【小题2】由上题可知,该国家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故C正确。
【小题3】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河流流量在湿季为丰水期,在干季为枯水期,季节变化明显,故A错误;在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适宜发展混合型农业,故B错误;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为7月初,南半球为冬季,③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故C正确;③地位于墨累达令河流域,地势低平,故D错误。
考点:区域世界地理。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如果x轴为水平距离,y轴表示海拔高度,曲线1、2分别表示某地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则下列解析成立的是( )
A.气温:a>b>c
B.气压:a<b<f<e
C.气流方向:b—f—g—c
D.降水状况:a>b>c
【小题2】如果z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数值的正向变化,曲线1表示该地空气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表示该地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则该地从a—b-c时段最有可能经历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和题干文字信息及近地面气温、气压和气流方向之间关系等原理知识,判断该地具有两个热力环流圈,分别是b→f→g→c→b、b→f→e→a→b。因此C选项成立。
【小题2】在a→b→c时段,空气湿度由低到高再到低,b前后湿度最高,可能有降水过程;排除C选项。同时气压由高到低再到高,b前后气压最低,可能有上升气流,排除A(冷锋过境前气压较低)、B(暖锋过境后气压应降低)。D选项正确。
考点:热力环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可持续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