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A.丁丙甲乙 B.乙甲丁丙 C.乙甲丙丁 D.丁丙乙甲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12月10日接近冬至日,此时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图中丁图出现极昼现象,说明位于南极附近,为南寒带。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黑夜越短,甲丙位于北半球,乙昼夜等长,位于赤道上。
【小题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由上题可知,丁出现极昼现象,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乙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丙地夜长比甲地长故丙地纬度比甲地高,故线速度丙地比甲地小。
【小题3】由上题可知,此时接近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处在近日点附近。
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和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年3月8日,一旅行者在澳大利亚西南部纳拉伯平原拍摄到日落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的照片(如下图所示)。该地每年只有两天会出现这种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
A.东西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小题2】该年下次出现该景象的日期约为( )
A.10月6日
B.1月5日
C.4月5日
D.7月5日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由材料可知“日落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由于太阳光线为平行光线,所以此时太阳光线所示方向与铁轨方向一致;根据一年中日出、日落规律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所以该铁路线的走向为西南—东北走向;故选项D正确。
【小题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3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且与春分日相差:21-8=13天;该年下次出现该景象时,太阳直射点也应当位于南半球,而且应当在秋分日过后13天,所以日期为9月23日加上13天,即10月6日,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10分)读“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北京市某住宅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________地。(2分)
(2)图1中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_____。(3分)
(3)图1所示日期,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图2中的________。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________。(3分)
(4)下列诗句描绘图1所示节气的有________(双选)。(2分)
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农夫忙
参考答案:(1)甲 丙
(2)北回归线(23°26′N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左图中昼夜半球分界线东侧为昼半球,说明该分界线为晨线,晨线上各点正在日出,因此正处于日出时刻的是甲点。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的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因此丙地运动方向向左偏转。
(2)左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该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该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3)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因此右图中该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C,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4)从上面分析可知,该日为夏至日。“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和“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农夫忙”均为夏至日的描述,“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描述的是秋分日,“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描述的是春分日。
考点: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4年仁川亚运会开幕式将于当地时间9月19日下午6点在仁川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于当地时间10月4日下午6点举行闭幕式。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亚运会期间,日出时旗杆的影子方向是( )
A.一直是向东南
B.先向西北、再向正西、后向西南
C.先向西南、再向正西、后向西北
D.一直向西南
【小题2】亚运会期间,该地( )
A.昼长夜短
B.夜变长
C.昼夜温差小
D.阴雨连绵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从9月19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从东北日出,所以旗杆影子的方向为西南;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日出,旗杆影子方向为正西;9月23日至10月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日出,旗杆影子方向为西北。故选C。
【小题2】仁川雨季为7、8月,所以亚运会期间为雨季过后,晴天较多,所以昼夜温差较大,9月19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逐渐向南移动到南半球,所以该地开始昼长夜短,后来昼短夜长,夜逐渐变长。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合平元年),有古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材料二:
??? 1999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人类将迎来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美国空间环境中心将对其密切观察,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
2、当这种现象“高峰年”(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
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加强固定电话网络的维护,保持网络通畅
3、据材料二分析,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预计出现在
[???? ]
A、2005年前后
B、2010年前后
C、2018年前后
D、2049年前后
参考答案:1、A
2、B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