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
2、单选题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并回答下题:1.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2.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第一产业都发展了3.符合甲图中三角洲的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E.淡水养殖业
F.甘蔗种植业
G.甜菜种植业
H.造纸和化工
I.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G.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3、单选题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工程
A.大大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减少了长江流域的雨水下渗
C.显著减少了长江流域的降水量
D.改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水循环
4、单选题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 ? ②为技术 ??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小题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单选题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E.地表反射率下降
F.土壤紧实度下降
G.土壤盐碱度升高
H.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