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面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温特征是???????????????,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
参考答案:
(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本题解析:
(1)从图中气候和河流的名称,可以判读出甲为田纳西流域,乙为德国鲁尔区,从它们各自的开发治理内容来看,即可得出答案;
(2)关键要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楚逻辑关系,上游来水快说明上游坡度大,落差大,降水量丰富说明河流水量大,下游泄洪不畅说明下游地势平坦;
(3)甲的N城市气温特点从看图中最低气温大于0°C(12、1月),最高为25°C(7月),说明气温冬季不冷,夏季炎热,乙区域的降水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月份分布比较均匀,西欧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不足,比较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图A和图B为世界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说出图中A山脉的自然地理意义,并从内力作用的角度说明它的形成。(3分)
(2)分析B水域东岸和C水域北岸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5分)
(3)说出D所在区域高原面上的农业类型,并分析原因。(4分)
(4)描述图中D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4分)
参考答案:(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