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A.棉纺工业毛纺工业 B.麻纺工业丝纺工业 C.麻纺工业毛纺工业 D.棉纺工业麻纺工业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定位和区位分析。小题1:根据三城市的经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等信息,判断①位于青藏高原,②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故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势高低而导致的。
小题2:①位于青藏高原,为主要的畜牧业区,故属于发展毛纺织工业;②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主要的棉花产区,故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
小题3:根据③城市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城市位于长三角,故资源和能源不足是限制该城市工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____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区位优势是?????????????????;B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其区位优势是?????????????。
(2)图中C、D二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钢铁厂,请判断是否合理?
C ????????????,D ????????????。
(3)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判断理由是???????????????????????????????????。
参考答案:
(1)A??市场最优??交通最优
(2)不合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仔细读图,注意城区、街道等图例和图中反映出的信息。影响商业中心(以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为组织形式)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和交通因素。以市场为最优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有最大的消费人群如A处。以交通为最优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如B处。
(2)自来水厂选址要求水质好、污染很少的河流上游地区。A处位于城区,水质差、污染大,不适合设置自来水厂;钢铁厂需考虑原料、燃料来源及交通的通达度等因素,且其大气污染严重,应布置在主导风向下风向地带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远郊。根据图中的风向标,D处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向地带,对城区污染大,不适合设置钢铁厂。
(3)注意图中城市交通线路的布局。铁路是长途运输线路,根据城市交通网的布局原则,过境线路应该从城市边缘通过。图中铁路穿越了市中心而且与多条街道交汇,噪声污染大,易引发交通拥堵、干扰市区交通,存在安全隐患。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25日,鞍钢集团和攀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鞍钢和攀钢合并重组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通过,“新鞍钢”未来钢产能将达到4600万吨,从而将超过河北钢铁集团成为全国业内老大、世界第二。下面两幅图为鞍钢和攀钢的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攀枝花的铁矿石储量占全国的l/5,更拥有珍贵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其中钒资源储量1578.8 万吨,占我国储量的62%,世界储量的ll.6%,钛资源储量8.7亿吨,占我国储量的90.5%,世界储量的35%以上。另一方面,由于长年开采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鞍钢矿山生产已进入产能衰减和消失的高峰期。
材料三?鞍钢主业为铁矿与钢材生产,产品以各类板材、普碳钢等产品为主;而攀钢钢材产品还包含型钢、棒线材、特钢等品种。
(1)结合材料分析鞍钢和攀钢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 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鞍钢和攀钢重组的利弊。 (6分)
参考答案: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高考能力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考查的是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1)结合材料中的区域图可以提取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等有效信息,可概括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鞍钢和攀钢重组的利弊的评价应该全面分析,首先说明有利的方面可以从资源紧张、产业结构方面分析,消极可以从产业分工的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图(图5-32)分析回答:
图5-32
(1)福特汽车在全球范围选择合作伙伴,寻找最优区位的基本原则是接近???????????、
接近????????????、接近????????????地区。目的是????????????。
(2)当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型为主,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呈现????????????趋势。
参考答案:(1)市场?资源?劳动力与科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题解析:由于汽车工业需要的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很多,可能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呈现全球化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