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甲、乙两工业基地略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两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同区位因素是:甲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_______
,乙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乙工业基地当前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你认为今后应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才能实现重新振兴?(3分)
参考答案:(1)①煤炭资源丰富;②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③市场广阔;④工
本题解析:(1)共同区位因素从资源,交通,市场,技术,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是鲁尔区,发达的内河航运;乙是辽中南,石油、铁矿石等资源,海运便利。(3)乙是辽中南,传统工业发展综合整治从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科技等方面进行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占比与人口占比之差(图中数据为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与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之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西省经济占比大于人口占比
B.贵州省应减少人口迁出
C.广东省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和谐度最高
D.应鼓励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间的人口及产业迁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通过读图可以看出广西省的经济占比与人口占比之差为负值,说明广西省经济占比小于人口占比,故A错误;贵州省的人口迁移是由于该省与广东等省经济差距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去经济发达省区需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减少人口迁出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B错误;根据图示只能看出广东省经济占比与人口占比之差最大,并不一定就能说明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和谐度最高,故C错误;人口流动及产业转移能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等交流进而共同发展,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该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判断图示东部地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4分)
(2)比较图中河流甲、乙两段流经地形类型及河谷形态的差异。(8分)
(3)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8分)
参考答案:
(1)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依据:北部等高线大于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珠江流域的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了地势、地形、农业相关的问题。
(1) 判断地势特点,主要依据:①等高线数值大小及分布②河流流向。通过阅读图形中的等高线:北部等高线大于200米,南部小于200米;同时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从而判断地势北高南低。
(2) 判断地形类型,主要依据:①等高线数值大小(海拔高度);②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地形起伏大小)。本题中的需要判断甲乙两地的河谷形态,在思考时侧重考虑河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甲处位于丘陵地区,以河流侵蚀为主,故河谷形态呈深窄的“V”形河谷;乙处河流流经平原,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河谷宽阔。
(3)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除了主要考虑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外,还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生态问题,甚至社会经济因素。结合当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以耕地资源相对缺乏;当地位于季风区,故旱涝灾害频发;当地的土壤较为贫瘠。
1、根据等高线图,推断地势。2、河流河谷地貌的分布。3、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
点评:
本题结合区域等高线图,考查了与之联系密切的地势,并要求说明判断理由;考查了河谷地形类型;考查了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整体具有一定综合性,考查了读图能力,对于区域定位亦有一定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正确叙述是
A.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海洋水汽能深入内陆,季风区广
B.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C.地形类型多样,造成平原面积小,耕地少。
D.山区面积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山区面积广,可发展立体农业,故D错误。
点评:知识性为主,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该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但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它就是攀枝花。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矿产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冬日三绝”,即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生长时间最快的密集鲜花和罕见的温泉。读攀西地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⑵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
⑶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
参考答案:⑴10-12℃???特点:总体上自南向北温度递减,局部地区出
本题解析:(1)根据 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分析可知。原因从纬度、地形等方面分析。(2)从地形方面分析天气晴朗,阳光充足,冬季风影响小。(3)评价条件从利弊二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条件从矿产、自然条件、旅游资源、交通、开发程度等方面分析利弊。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