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西亚地区的石油分布和运输线路图,海上运输路线可分为西行、南行、东行三条,分析完成问题。
1.德国鲁尔区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石油,走西行路线,依次必须经过的海运要道有2.一艘油轮从阿巴丹出发,在7月往上海,有关所经过的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A.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英吉利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英吉利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基尔运河
E.一路都是顺风顺水
F.经过马六甲海峡遇到台风
G.经科伦坡附近海域时,发现正午旗杆影子朝南
H.在经过东海时,看到许多满载而归的渔船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
1.从沙特出口石油到欧洲,一般由管道运输到地中海沿岸,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经过英吉利海峡到北海沿岸,经鹿特丹可至德国鲁尔区。
2.7月南亚盛行西南风,则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故从西亚到上海的油轮经过北印度洋顺风顺水。但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该海峡附近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影响,从西亚到上海经该海峡的油轮逆风逆水;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由于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故没有台风;此时经过科伦坡,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则正午时,太阳位于科伦坡的正北方向,故旗杆影子朝南,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1是某国沿海地区的一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修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南部城市和农业用水问题
B.修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南部地区的旅游资源
C.该地区水资源数量南北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南部位于雨影区
D.该地区水资源数量南北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南部地区降水多于北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示区域位于大陆的西岸,北部受西风影响,雨水较多,而南部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加上人口、工业集中,用水量大,缺水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以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为原型创作的。玄奘于公元627年8月从长安出发,于631年10月到达摩揭陀国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学习。645年2月,回到长安。图为玄奘取经路线图,回答题。
1.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以北地形区的成因是2.玄奘取经跋涉途中
A.风力堆积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地壳隆起
E.从长安至碎叶途中,降水始终减少
F.途中经历了我国地势一、二、三阶梯
G.出发时,我国漠河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
H.返回长安时,当地河流水位处于全年较低值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黄土高原是有来自西伯利亚的黄土堆积形成的,而现在其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由于流水侵蚀造成的。
2.从长安至碎叶途中,降水先减少再增多;途中经历了我国地势二阶梯;出发时(夏季),我国青藏高原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返回长安时(冬季),我国降水较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当地河流水位处于全年较低值。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注意区别黄土高原的成因和其地貌特征的成因的区别。并能结合图示综合比较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和变化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题。
1.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2.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3.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4.下列有关四个国家的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E.甲
F.乙
G.丙
H.丁
I.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G.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丁国的五大经济支柱分别是煤炭工业,长绒棉出口,运河收费,旅游收入和劳务输出
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参考答案:1. D
2. A
3. A
4.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经纬度和国土轮廓可知甲为巴西,乙为印度,丙为澳大利亚,丁为埃及。四图图幅相同,但埃及国土面积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
2.四国中,只有巴西没有沙漠分布;
3.巴西地势东高西低,印度南北高,中部低,澳大利亚东西高,中部低;
4.巴西不是天然橡胶产量最大的国家;印度工业集中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地区,埃及的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和地图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图幅范围与比例尺大小之间的关系;②利用经纬度进行准确的国家定位;③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
参考答案:(1)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第⑴题,主要从这三种地质灾害发生的机制进行分析。第⑵题,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破坏地地表的稳定性,造成泥石流、滑坡的发生。第⑶题,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第⑷题,调动所学知识即可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