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地理》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A.降水少 B.气温低 C.蒸发快 D.用水多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东北地区河流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年有二个汛期。一个是发生3-4月的春汛;一个是发生7-8月的夏汛。所以选择B项。
小题2:②位于东北,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导致断流、③位于西北,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融化导致断流。选择B项。
小题3:①④地区的河水都是夏季流量丰富,所以是降水补给。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表是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你能否说清它们的分布情况呢?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有关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三分是海洋七分是陆地
B.北美洲和南美洲位于西半球
C.亚洲和太平洋分别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
D.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E.最大的洲分布在最大的洋的东岸
F.最大的洲和最大的洋不相邻
G.最大的洲和最大的洋之间是北冰洋
H.最大的洲和北美洲之间是最大的洋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A错误。根据经度位置,南北美洲位于西半球,B正确。地球上跨经度最多的大陆是南极洲,C错误。东半球的陆地较西半球多,但海洋面积依然大于陆地,D错误。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亚洲分布于太平洋西岸;太平洋位于亚洲和北美洲之间,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1: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下图示意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
材料2:2012年1月10日,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筹备工作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海南海口市举行,来自泛珠三角省区的代表出席于本次会议,下图为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1)。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了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试分析这种“集群效应”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4分)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1)。积极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差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调用课本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区的影响,主要从对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有利影响和对区域环境、土地利用的不利影响分析。(2)图示A表示珠三角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B地区,故主要向B地区输出资金、技术和工业产品等;而B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A低,但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故主要向A地区输出劳动力和资源、能源等。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并结合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图》高频考点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