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A.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B.防御洪涝,人工修堤 C.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D.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判断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向依据有两个: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在将平直的河段上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甲和丙两处处于凸岸,易发生堆积作用;乙处于凹岸,易侵蚀,故实线河岸形成于早期,虚线为堆积和侵蚀后的河岸,故A正确。
【小题2】地壳断裂,局部抬升从而导致此地成为分水岭,而河流消失,不会形成地上河,故选择D项。
考点:地砖偏向力、地质作用,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反映甲图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区域的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6~8题。
【小题1】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小题2】P地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谷地
D.山岭
【小题3】乙图中的泉水涌水量最大的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D.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
【小题1】图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故判断河流向北流。
【小题2】图示P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小题3】乙图中泉水涌出最大的季节,应为河流P流量最大时,故若P位于北半球,则P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水量最大为冬季时;若P位于南半球,则P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则河流流量终年稳定,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
【小题2】关于图中甲丙两处地形成因与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为背斜山
B.丙处向斜成山
C.甲处向斜成谷
D.丙处背斜成谷
【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比丙处先看到日出
B.甲处河流向南流
C.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D.乙处降水量远远大于丁处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回答本题需要注意图例,虚线为等高线,实线为岩层的分界线。图示等高距为50米,沿ab剖面线的地势起伏特征为:a处海拔位于150米-200米,从a到甲处,海拔降低,甲处为山谷,海拔为50米-100米,然后向右海拔升高到丙处为山脊,海拔为150米-200米,向右海拔降低直到b处海拔位于0-50米。图中只有A选项符合条件,BCD选项中ab两点的海拔高度都不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甲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海拔低于东西两侧,地形为谷地;丙地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海拔高于东西两侧,地形为山岭。甲处岩层为页岩,东西两翼为石灰岩、泥页岩,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丙处岩石为泥页岩,东西两翼为石灰岩、页岩,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所以甲处为背斜谷,丙处为向斜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根据上述试题结论,甲处位于山谷,海拔为50-100米,丙处为山脊,海拔为150-200米,所以丙处先看到日出;甲处山谷发育有河流,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水往低处流,所以河流流向东北;乙地等高线密集,坡面水流快,流水侵蚀作用强,丁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水流缓慢,流水侵蚀作用弱;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丁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远大于背风坡的乙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题。
小题1:形成图中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小题2:关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势平坦
B.气候湿热
C.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最重要的外力作用就是流水侵蚀 。
小题2:黄土高原地区地处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和海河上游地区。黄土遍布,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考查外力作用及当地的自然景观。黄土高原地区地处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相互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质地特殊,黄土土层厚,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自然灾害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黄土遍布,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黄土高原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织,共同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多选题 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地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板块
B.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必有一个板块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C.海岭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板块的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都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的地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地带(如海岭、海沟)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板块;在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碰撞处,一般会有隆起的岛弧和海岸山脉;海岭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而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不管是生长边界还是消亡边界,都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故选AD。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