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喀麦隆是我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伙伴。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技术人员受喀麦隆邀请,利用遥感技术对该国进行资源勘测。在勘测过程中,发现遥感成像效果较差。根据所学知识具体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6分)
(2)近年来,随着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档花卉的需求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花卉产业。喀麦隆希望与荷兰合作发展高档出口花卉产业。荷兰投资商在实地考察后,要求喀麦隆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喀麦隆应怎样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喀麦隆位于赤道附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根据喀麦隆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其气候类型多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日数多,降水量大,天空多云层,这些都是造成对本区域进行遥感成像效果较差的原因。
第(2)题,结合花卉产业的特点----高档出口花卉易腐烂、变质,对运输时间要求高可知其运输方式多为空运,再加之距离故喀麦隆应主要改善航空运输条件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只有遥感技术的应用与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比较单一的知识点,试题是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分)
(3)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有哪些?(3分)
(4)东北是我国最大林区,长期以来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采伐以皆伐为主等;合理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等。(3分)
参考答案:
(1)山东人多地少,自然灾害多;(1分)?山东经济增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合当时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环境进行分析,东北地区自古为地广人稀的地区,耕地资源丰富;而山东在古代为富庶之地,导致人口激增——出现“闯关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沿海的山东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超越黑龙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就会多。
(2)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不利影响,人口增加,管理难度加大;住房、教育、计划生育等问题突出;有利,提高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交流;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对迁出地:不利:人才和劳动力流失;土地荒芜;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有利:文化交流;缓解土地压力等。关键从对城市化、资源、环境、土地等经济、社会、生态层面分析。
(3)分析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当地的发展水平分析。如位置优越,紧靠海洋,交通便利,同时近日本和韩国,对产业转入有位置上的优势;改革开放的国内背景;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农业和工业基础较好,企业协作性好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新华网2009年10月31日电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上海长江大桥经过严格动静荷载试验,各项指标良好,正式通车,回答1-3题

1.上海浦东新区至崇明岛之间修建世界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自然因素??????
B.社会政治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
2.长兴岛与浦东之间修建隧道而非大桥的原因可能是
[???? ]
A.隧道技术难度低
B.避免阻碍航道通航,节省长兴岛有限的土地资源
C.隧道线路比大桥短
D.隧道建设成本更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B航道与A航道相比,B航道更深
B.隧桥工程能够缓解上海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
C.工程可以带动崇明、长兴岛经济的发展
D.三峡大坝会使长兴岛面积加速扩展
参考答案:1、C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E.RS技术
F.GPS技术
G.GIS技术
H.实地考察
I.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G.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参考答案:1. A
2. A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划分的指标。黄河流域是按照单一指标进行划分的,是黄河的集水区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乙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存在的问题为荒漠化;丙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丁位于东部沿海,主要是海洋污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单位:万hm2)示意图”
?
材料二: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1)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2)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苏省人均谷物产量与黑龙江相比较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北地区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耕地
(2)土地类型多样,耕地面积广,荒地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