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9分)读我国山西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从位置、地形、气候方面,概述山西省的自然条件。(6分)
(2)根据该省自然条件,分析该省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2分)
(3)2006年山西省GDP达到4746.5亿元,轻重工业的比重为5.7: 94.3,以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为主的产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根据资料及山西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你认为山西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4分)
(4)山西省发展农业种植的不利气候条件有哪些?应采取什么对策?(4分)
(5)黄河中游地区是“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长期以来,对河流上中游水电的大力开发,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你持何种意见?请简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19分)
(1)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自然条件的描述。自然条件描述应从位置、地形、气候方面。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为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地形主要以黄土高原为主;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城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大多沿河分布,或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
(3)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煤炭开采引发大面积地表下沉和塌陷,以煤炭为主的生产和消费造成大气和水源的污染严重。
(4)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温主要从气温和降水方面分析。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灾,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5)本题考查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如果答合理应从将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考虑,如果答不合理,应从当地生态环境考虑。
点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讫点,河口位置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影响
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东北地区热量条件差,暖温带两年三熟,中温带与寒温带农作物为一年一熟;无霜期长短受热量条件影响,东北地区无霜期长短从南部向北部递减;东北河流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故该地区农作物生长不会受到春旱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2)明确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知道华北大部分地区由于气温回升,降水少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区域差异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示意图

材料二: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工业关系和竞争型工业关系。下表为上图中B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
(注:S为某两省区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数值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A、B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均与???????????有密切关系。(2分)
(2)A区域面积广阔,对甲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为甲地工业提
供????????和????????。(4分)
(3)B区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人们习惯称其为“??????????” (含
港、澳)。列举B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至少两种:???????????????和?????????????????
(6分)
(4)结合材料二表格分析,与广东省存在强互补关系的省份有:???????、???????;与
海南省存在强竞争关系的省份有:?????????、?????????。(均只答简称)(8分)
(5)甲地区附近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6分)
参考答案:(本题26分)
(1)河流(2分)
(2)原材料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从图中位置和范围可知A为长江流域经济带,B为泛珠三角经济区。
第(2)题,A区域面积广阔,对甲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为甲地工业提供原材料(资源和能源)和产品的消费市场。
第(3)题,B区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人们习惯称其为“泛珠三角”(含港、澳)。“泛珠三角”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混合农业和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第(4)题,省区间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值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
第(5)题,甲地区附近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有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市场广阔;③工业基础雄厚;④科技水平高;⑤统一电网。
点评:本题组考查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区域差异等知识点。解答本试题的关键是正确获取图表信息,关键要抓住以下几点:(1)对A、B区域定位。(2)省区间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值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3)区域的开放性使区域之间能优势互补、互惠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别标志——波谱特征。下图显示了几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地物,对各波段反射率都很低的是2.如果要对大兴安岭居中南段的林草分布进行遥感普查,则传感器最好调至哪个波段3.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4.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松林
B.草地
C.泥浆
D.红砂岩
E.0.4~0.5
F.0.5~0.7
G.0.8~0.9
H.1.0~1.2
I.30天后
G.75天后
100天后
140天后
江汉平原
松嫩平原
洞庭湖平原
太湖平原
参考答案:1. C
2. C
3. A
4.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不同地理事物对不同波长射线的反射率不同,通过观察图示,泥浆在各个波段反射率都较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对大兴安岭居中南段的林草分布进行遥感普查,应该选择松林和草地发射率较高的波段。松林和草地在波长为0.8时,反射率都较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
回答该题应该结合以上图片。两种农作物播种30天后,反射强度差异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回答本题需要提供条件该地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本题考查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根据该地种植玉米和大豆。所以该地区应该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商品基地是__________的农业发展的重点(??? )
A.西部草原区
B.山区
C.平原区
D.黑龙江垦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西部草原区的发展重点:强化人工草地的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的草食性畜牧业;山区: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