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2013年1月至2月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
A.①处地震时太阳直射点南移
B.②处震级最高,震源最深
C.③处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
D.④处地震时可能引发海啸
E.确定震中精确位置
F.测定地震震级和烈度
G.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H.监测人员的伤亡情况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地区发生地震时间是1-2月,发生在12月22之后,3月21日之前,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故答案A错误,图中震级最高的是②地区,7.8级,震源最深的是③地区130千米,故答案B错误,③处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属于碰撞边界,属于挤压消亡地带,,故答案C错误,④处位于海洋,地震时容易引起海啸,故答案选D。
2.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分析从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获得的信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提供决策信息。所以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分析遥感提供的震后数据,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运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信息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某日日出时间为7:20(北京时间),白昼长1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如图所示(P<90°),甲地的位置可能为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65°N,100°E
B.23.5°N,120°E
C.69°N,155°E
D.45°N,85°E
E.①日到②日期间,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变慢
F.甲地在②日正午太阳方位可能位于正南或正北
G.甲昼长14小时的日期可能为③日
H.③日到④日,甲日出时的影长逐渐变长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甲地白昼时间为14小时,计算日出地方时为(12-14/2)=5:00,北京时间为7:20,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20分,则该地经度为85°E,该地纬度无法确定,根据P<90°,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①日到②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且达到最大,所以②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慢,而地球自转速度与公转位置无关,自转速度不变,A选项错误;②日为北半球夏至日,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方,B选项错误;甲地昼长14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可能为③日,C选项正确;③日到④日,日出时太阳高度为0°,所以日出时影长不变,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地球日照图,F点位于北极圈,此时太阳高度最大的点为?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二侧递减。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地壳最厚的地方位于( )
A.西太平洋岛环链
B.夏威夷火山岛
C.东非裂谷带
D.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