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同纬度的山脉比平原海拔高,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图中山脉处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向南凸,说明此图中越向南自转线速度越小,南边比北边纬度高,说明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PQ处出现锋面天气,说明等压线中心为低压区,PQ为气旋锋面,南半球的气旋为顺时针方向,且偏南风较冷,所以,PQ处为冷锋天气,其东南侧为冷锋锋后,是降雨区。
【小题2】山脉东侧的等值线呈西南-东北方向,即东部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向北弯曲,而此图是南半球图,越向北纬度越低,说明山脉东侧越向东自转线速度越小,海拔越低,即山脉以东西高东低。
考点: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16分)
资料一: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干燥度分布示意图(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以字母K来表示)。在我国 k<1的地区表示降水量大于可能蒸发量,这类地区被称为湿润地区;k=1-1.25为半湿润区,K>1.25-4为半干旱地区,K>4为干旱地区,发展农业需进行灌溉)
资料二:图中所示区域中部地区主要为甘肃省的省域,该省地理位置独特。
(1)根据图文资料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4分)
(2)概述甘肃省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3)图中A区域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说出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粮食作物并指出该区域
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4分)
(4)曾有学者评价甘肃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试从地形、气候等要素分析该评价是否正确
(5分)
参考答案:(1)总的是:由东南向西北增加。(1分)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干燥度等值线数值变化方向可知:其分布规律为东南向西北增加,在山地地区呈西南向东北增加,因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但西北地区因距海远,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且蒸发量大,干燥度大;图中山脉为祁连山,东南风遇山地,因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所以西南干燥度小。
(2)甘肃省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的范围。处在北温带的范围内。(1分)该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周边与青海、陕西、宁夏、新疆等省区接壤。
(3)该地区处在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冰川积雪融水,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相应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旱作农业,农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4)本题的分析可以从地形、气候等方面着手。从地形来看,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处在我国地势一、二两级阶梯的过渡地带;从气候来看,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上,气候方面的过渡性较强。故学者的评价是合理的。
考点:等值线的判读、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点评:本题组考查了等值线的判读、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农业地域类型。通过图能够直观判断干燥度分布规律,由图中判断为我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所以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多为冰川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甘肃省周边与青海、陕西、宁夏、新疆等省区接壤,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上。依据归纳的知识点回答问题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请从气候与地形两个角度,说明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气候: ;地形: 。
(2)近年来该地河流含沙量大增,其人为原因是 和 。
(3)防治河流含沙量大增的有效措施有 、 。
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山地丘陵为主,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综合分析。
(1)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主要从河流流量大和河流落差大两方面分析。
(2)河流含沙量增多,反映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加重,主要从流域内的植被破坏角度分析。
(3)防治河流含沙量增多的措施主要从河流上游的水土保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童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贝加尔湖的湖底沉积物厚度超过了8千米(见图) 图为贝加尔湖流城局部示意图,图为贝加尔湖一段剖面图。
(1)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8分)
(2)分析贝加尔湖湖底巨厚沉积物的形成原因。(6分)
(3)20世纪60年代初,莫斯科政府在贝加尔湖畔建起了巨型造纸厂,但遭到民众的抗议。请从地理视角推断民众抗议的理由。(8分)
参考答案:(1)径流量稳定(2分);河流结冰期长(2分);含沙量小(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流经地区有湖泊补给,径流量比较稳定;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该河流流经高纬度地区,河流结冰期较长,且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故有凌汛现象;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少量少;地势落差大,谁能资源丰富。
(2)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是断层发育,湖盆中间断裂下陷,且深度较深;周围地区高山环绕,地势起伏大,根据材料“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可知大量淡水注入,带来了大量泥沙,且只有一条河流流入,故大量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堆积而成。
(3)造纸厂会产生大量污水,在贝加尔湖附近建造巨型造纸厂,会产生大量废水,排入贝加尔湖,造成排放口附近水域严重污染,影响湖水的水质,从而影响水中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纸厂生产需要大量的木材;大量砍伐木材会造成贝加尔湖附近周围森林覆盖率下降,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地质作用及工业与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与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