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阅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问题
1.图中板块共有2.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
A.1块
B.2块
C.3块
D.4块
E.冰岛
F.非洲东部
G.太平洋西岸
H.大西洋西岸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
1.图示反映了一处大洋的生长边界和乙处海陆的碰撞边界,故有3个板块。
2.图示反映了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而形成海沟,大陆一侧上升抬升而形成岛弧,故与太平洋西岸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相似。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泛的一只破旧篮球。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昐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可能是2.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大气污染严重
B.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严重
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
D.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
E.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F.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G.湿度增加,产生降雨
H.气温降低,有风沙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文 中画线部分体现北京天气晴朗,但大气的能见度却较低,空气中的污染物粉尘颗粒较多。高压系统又称为反气旋系统,中心盛行下沉气候,天气晴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锋面系统与天气。锋面系统过境往往带来阴雨天气。题目中叙述阴雨可能伴有大风天气的为冷锋天气,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而暖锋过境往往带来连续性降水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来自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大面积的毁林。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1—2题。

1.此季节,该地区?
[?????]
A.温和多雨
B.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盛行东南风
2.关于图示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岭
B.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C.②处比①处建隧道更合适
D.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3.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E.③气流比较湿润
F.乙处多锋面雨
G.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H.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I.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G.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气压分布规律。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处为上升气流,气温比乙处高,甲处气压比乙处低。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丙处气压比甲处低,又因为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故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2.在中纬度环流中,③是西风带,温暖湿润;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多晴朗天气。3.在夏季的东亚季风环流中,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此时海洋上是高压,是由动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压,陆上为低压,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
点评:本题借助一幅图,考查了三大知识点,题目很基础,但综合性强,这也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