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回答题。
1.对图示大洋环流叙述正确的是2.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A.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
B.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
C.是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
D.是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E.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F.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G.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H.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盛行风向分布,可判断图示大洋环流的中心位于副热带高压带,故两侧风向都从高压指向低压带,结合风向的偏向判断,风向向左偏,故判断该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该题也可根据该大洋环流的分布,图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旋转,结合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判断,只有南半球中低纬环流和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呈逆时针,而结合图示环流南北两侧的风带分布可判断,该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
2.结合上题结论,②海岸洋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可判断为寒流,则降温减湿;④海岸洋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可判断为暖流,则增温增湿。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及洋流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世界大洋环流分布模式图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洋流的流向判断寒暖流性质,结合寒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分布即可。注意画图分析可更直观。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2008年5月31日,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米-171运输直升飞机因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失事。据此回答问题。1.当时飞机飞行在2.据统计,包括民航飞机在内的多数飞机失事都发生在该层,其原因最可能是3.飞机失事的时间最可能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E.该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F.该层空气密度大,水分多
G.该层天气复杂多变,飞行环境差
H.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I.清晨
G.正午
午后
傍晚
参考答案:1. A
2. C
3. C
本题解析:1.大雾、强对流天气出现在大气层中的对流层中。选择A项。
2.根据对流层的天气特征可知,该层气温上部低,下部高,对流运动显著;该层天气复杂多变,飞行环境差。选择C项。
3.根据气流运动的特征可知,气温在下午14时达到最高,这时气流运动最显著。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A.夏秋多,北方多
B.冬春多,东部多
C.夏秋少,南部少
D.冬春少,西部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故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夏秋多雨,冬春少雨;由于受夏季风影响,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故我国的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水资源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根据我国的气候特征和降水量的地区差异而分析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
环节是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维持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F.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G.不能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的矿物质
H.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最主要的环节是④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
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A项应为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B项应为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C项水循环能够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水循环意义。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意义:
(1)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球上淡水储量最多的水体是?
A.河水
B.湖泊淡水
C.冰川
D.地下淡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分布。淡水资源主要存在于两极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冰川中。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