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A.日照较强,辐射收人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等高线的分布,图中四地等高线的疏密按由密到疏的排列是①②④③,所以其坡度按由大到小排列是①②④③。故选C。
小题2:华北地区降水较少,所以水分缺乏,而乙坡位于阴坡,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甲坡位于阳面,蒸发较多,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所以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故选B。
小题3:乙坡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恢复植被,又因位于阴坡,所以不能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可以营造混交林,利于成活。故选D。
点评:本题组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坡度的大小,阴坡和阳坡植被生长条件的差异,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坡度的大小,掌握华北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该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E.山脊、山谷
F.山脊、山脊
G.山谷、山脊
H.山谷、山谷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
1.图示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起伏较小,判断为丘陵、平原为主;根据图示两处山峰的分布判断地势中部高,东北和西南两侧低。
2.图示甲乙两处的等高线都为“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1000多年前的古文字留下这样的记载: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这里的八百步相当于现在1108米。据《孙子算经》)。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岩组成。该图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小题2: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图的综合分析。小题1: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该地区西北噶,东南低。
小题2:材料反映瀑布附近的岩石易被侵蚀,故说明1000年前瀑布的位置还在下游,再右行1108米,即④附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线表示山谷
B.CD线表示山脊
C.E处为陡崖
D.F处为山顶
【小题2】图中河流干流在河段①(丙、丁之间)的流向大致是 ( )
A.从北向南
B.从南向北
C.从西南向东北
D.从东南向西北
【小题3】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图中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
A.水稻种植业
B.林业
C.游牧业
D.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小题4】如果要在图中河流①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拦河大坝,使海拔在250~300米之间的土地能够得到引水灌溉,则拦河大坝最佳的位置是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由图可知AB线表示山脊;CD线表示山谷;F处示坡线向内是山顶处的低洼部分,可能为火山口,不是山峰。
【小题2】图示根据河流向低流的原则,判断河流自南向北流。
【小题3】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为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区。
【小题4】水库大坝宜建在峡谷地带,水流急,工程量小,且上游为盆地,蓄水量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M、N、P、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8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100 米
E.M、N
F.M、P
G.M、Q
H.P、Q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则分析,R的海拔高度应为(1200,1300);Q的海拔高度应为(200,300),故计算两地相对高度应为(900,1100)。
2.结合上题分析,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N、M的海拔高度均可能位于(500,600)。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典型性试题,具有借鉴价值。本题两个试题都考查海拔高度,有些重复,还可从局部地形的判断,综合等高线的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环境与环境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