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1:D小题1:B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水位变化曲线图可知,该河汛期出现在夏季,且流量最大,可推测.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小题1:该河7-8月份河流水位较低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晴热少雨,形成伏旱现象。小题1: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此M左移,N右移。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分)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 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 。
(3) 水循环通过各个环节使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 交换和________迁移。
参考答案:(1)略
(2)C 更新
(3) 能量 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A表示陆地水的蒸发;C表示海洋向陆地的水汽输送;D表示海水的蒸发。第(2)题我国夏季东南风是把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所以此环节是C,它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第(3)题水循环的过程中水携带物质,水有三态的变化及水温的变化,所以在四大圈层中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考点:水循环
点评:本题结合水循环图考查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意义,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会绘制水循环图,识记各环节及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和月均水位(水面海拔)。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信息表明( )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小题2】该水库可能位于( )
A.黑龙江
B.新疆
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1~7月流域的降水量在2、3两个月在减少,所以A错误;夏秋季节由于流域内降水增加,所以入库的水量是增加的,而不是减少;冬春季节时,我国各地降水减少,所以入库的水很少,而从水库出库的水却更多,在冬季时,因为入库的水要比出库的水更少,所以水库的水量会减少,而不是增加,故选C。
【小题2】从上图来看,在1-3月都有水量流动,所以不可能是位于新疆和黑龙江,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河流,要么这时候没有水,要么是河流会结冰,而云南省中部,降水丰富,春季时开始降水,所在降水要比图上所示的更均匀些,只有在江苏省北部,位于湿润区的北侧,降水变化较大,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降水量。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母亲水窖”是帮助当地居民摆脱严重缺水所实施的慈善项目,它是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容器。下图为甘肃省水窖建设照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少
B.降水以雪为主且冰冻期长
C.水循环不活跃
D.江河、湖泊污染严重
小题2:“母亲水窖”的建设
A.有利于该地区经济作物的浇灌
B.增加该地区农民收入
C.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现状
D.根本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
参考答案:小题1:AC??
小题2: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A对。根据材料,当地修建水窖,说明降水以雨水为主,B错。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流程短,以内流河为主,水循环不活跃,C对。该地降水少,属于资源型缺水,不是水质型缺水,与污染严重关系不大,D错。
小题2:“母亲水窖”的建设,可以收集雨水,有利于该地区经济作物的浇灌 ,A对。浇灌可以增加作物产量 ,进而增加该地区农民收入,B对。可以缓解,但不能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现状 ,C错。生活条件好转,但不会根本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曲折东流入渤海;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黄河和长江上游河段大部分经过高原、高山、峡谷地带,水流湍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高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