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宇宙中的地球》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24 17:44: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O B.Si C.Fe D.Al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等,其中氧、硅是非金属。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观测点a某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半球观测点a的地方时21:00时,a点旗杆的影子指向什么方向2.从观测点a所处的季节分析,下列发生在中国的地理现象与之吻合的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E.松花江流域出现春汛 F.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季节 G.黑龙江漠河镇出现白夜现象 H.湘、鄂、皖、赣商品粮基地晚稻收割季节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判断,a地此时是极昼现象,1处为正南,时间是正午12点,5处为0点,所以推测出a地地方时为21点时,太阳位于4处,a地的西北方向,a地的旗杆影子指向东南方向,C对。A、B、D错。 2.根据题中材料,a处是一观测站,人类活动,应该分布在北半球的陆地上,不会在北冰洋。因a地有极昼现象,所以应该位于北极圈内离北极圈较近的地区。所以出现极昼现象时,应该是距夏至日较近的日期,不会是春季,A、B错。晚稻收割在秋季,D错。黑龙江纬度较高,离北极圈较近,在距夏至日较近的日期,可能出白夜现象,就是太阳虽然没有出来,仍然是晚上,但天空已经不再黑了。C对。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视运动现象,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问题1.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2.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A.23026′ B.450 C.66024′ D.900 E.北方平原多 F.北方冬季白昼短 G.南方湿润 H.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概念。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冬至日该地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则正午太阳高度为45°。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影子长短有关,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地区,正午影子较南方长,所以楼房之间的距离应该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9月27日16时59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上图是翟志刚太空漫步照片。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下题。
1.翟志刚出舱时观察到的现象最可能是2.当“神七”飞船遨游太空时,全球不同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最接近右图中的
A.手中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B.阳光灿烂,天空蔚蓝 C.太阳照射下船体明亮 D.众多流星划过天幕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9月27日16时59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观察到的现象最可能是太阳照射下船体明亮。因为16时59分已接近太阳落下,所以B、D是错误的。正确的是C。 2.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到9月27日16时59分,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不同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最接近右图中的②。 考点:主要考查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时的现象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时的现象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二次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请回答下列各题。
1.乳畜业最可能出现的集约度指数地区是2.影响欧洲农业集约度指数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75~100之间 B.150以上 C.125~150之间 D.100~125之间 E.平原面积 F.水利设施 G.工业化程度 H.日照时数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农业生产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乳畜业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且集约程度高,故判断位于甲地区。 2.农业集约化经营主要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