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下表为我国大陆地区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1.上表数据说明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2.针对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加快
B.壮年人口比重大,呈现老龄化趋势
C.人口压力大,人口素质仍然较低
D.劳动力不足,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E.建全社会保障及社区服务制度
F.积极鼓励生育,保证优生优育
G.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H.计划生育,将人口增长率降至零
参考答案:1. CB
2. AC
本题解析: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多,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教育程度低,人口压力大。
2.老龄化现象严重,所以建全社会保障及社区服务制度;文化教育程度低所以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为“北京市以天安门为中心不同圈层写字楼各行业就业密度统计图”。读图,回答第问题。?
1.各行业的就业密度2.办公活动区位选择更倾向于靠近人口密集区的行业是
A.各圈层差异最小的是批发和零售业
B.第二圈层差异最小
C.由内圈向外圈逐渐减小
D.第三圈层以科技服务业最高
E.建筑业
F.批发和零售业
G.教育文化业
H.科技服务业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读图分析能力。
1.A项各圈层总批发和零售业的差异最大;错误;B项第三圈的差异最小;错误。C项图示内圈的就业密度最大,逐渐向外圈递减,故C项正确。
2.图示批发和零售业在内圈的就业密度与外圈相比差异最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1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的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值,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最适宜的人口数,大约为8-9亿。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我国目前的人口数大约为13亿多,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口合理容量大约为8-9亿,比较容易区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为2002~2010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该市人口总量最小的年份是2.该市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002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9年
E.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F.有利于该市产业结构调整
G.促进该市经济发展
H.2006至2010年该市劳动力需求量有所减少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机械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所以人口始终是增加的趋势,因此人口总量最少的年份是起始年。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逐渐增长,说明不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客流强度用来反映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下图为安徽省内各市每日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及客流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下列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最可能是2.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A.六安市
B.黄山市
C.马鞍山市
D.宣城市
E.黄山市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和发往合肥客流量占该市出发客流比例均较低
F.皖北地区人口数量少,经济发展水平高
G.六安市距离合肥市较远,两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高
H.合肥市位于皖中地区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说明“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说明两者成正相关或负相关。由图中看到客流强度由大到小:马鞍山市、六安市、宣城市、黄山市。规模最大可能是马鞍山市,正确答案是C。
2.由图可知道,皖中三个城市标准化客流量强度并不是最大的,但是它们的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占该市出发客流比例相对较高,说明合肥市应该是距离皖中较近;由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皖北地区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所以A、B、C错误。正确答案是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是城市交通通达度与城市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