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某时刻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该日,对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 c>e>f=a???B. d>c>b>a??? A. c>e>d>a???D. d>c>a>d
小题2:下面有关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到e点走最近路线的行进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a、f两点纬度数值不同
C.d点此时地方小于16点
D.b点自转线速度大于a点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这天是????月????日前后,此图阳光直射的纬度是 ??????,经度是 ???????。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 ??????时,E点的地方时为 ???????时,AB是 ?????(填“晨”或“昏”)线。
小题2: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小题3:请将A、D、E、B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 ??????????????????。
 
	参考答案:小题1:6.22 23.5°N 120°W 2 8 晨线 <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这天是6月22日前后,此图阳光直射的纬度是23.5°N,根据图中的180°经线判断,直射点的经度是120°W。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2时,E点的地方时为8时,AB是 晨线。
小题2:据图分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所以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且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A、D、E、B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D>A>E>B。
点评:根据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不同,确定二分二至日,其中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伦敦的地方时为中午12时时,区时为20时的城市是
A.悉尼(150°E)
B.上海(120°E)
C.洛杉矶(120°W)
D.莫斯科(40°E)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当伦敦的地方时为中午12时时,区时为20时的地方位于伦敦以东八个时区,为东八区,上海位于东八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地(15°E)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完成小题。
 1.该同学在a至b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2.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3.观测时段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
1.该同学在a至b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2.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3.观测时段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
A.4个多月
B.6个多月
C.8个多月
D.10个多月
E.日本春光明媚
F.北极出现极夜
G.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H.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I.先增大、后减小
G.先减小、后增大
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又增大
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又减小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注意图示的日出时间为国际标准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而当地经度为15°E,故当地地方时较国际标准时早1个小时,根据当地日出6:00应表示春秋分日,结合图示冬至日的位置判断,从a至b时段,大约较秋分日到春分日短1/4左右,,故判断约经历了4个多月。
2.结合上题分析,冬至日,日出时间约为当地时间的8:00多,故判断当地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而b应表示春分日不到,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3.结合上题分析,图示观测时间在秋分日之后到冬至日到春分日之后,故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再变大,再变小。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学生应先抓住图示国际标准时与当地时间的差异,根据当地的日出时间与6:00的关系,判断春分日和秋分日的位置,进而分析a点、b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位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3年1月1日北京时间零点新年钟声敲响时,一道直径11米、射程达5000米、汇聚正能量和祝福的“北京之光”直射夜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四幅日照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与“北京之光”点亮时相符的可能是
1.下图为“四幅日照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与“北京之光”点亮时相符的可能是
 2.“北京之光”点亮后三周内
2.“北京之光”点亮后三周内
A.甲
B.乙
C.丙
D.丁
E.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最慢
F.北半球各地日出时刻推迟
G.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H.我国昼长与夜长的差变长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当北京时间为1月1日0点时,根据地方时可以计算出:0°经线为31号16点;图甲中为晨线,和赤道所在经线的交点为6点,则0°为8点,A错;乙图中120°W为6点,北京时间为22点,B错;1月1日为北半球冬半年,北极极地附近有极夜现象,丁图极地附近极昼说明是南极上空,所以根据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增加的是东经度,判断60°为60°E,地方时为12点,北京时间为16点,D错;只有丙图符题意,答案选C。
2.根据地球公转,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的原理,“北京之光”点亮后三周内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日出时刻变早,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太阳直射点越来越靠近赤道,全球趋于昼夜等长,我国各地昼变长,夜变短,之差变小。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地球公转的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