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B.夏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C.秋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D.冬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云南石林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上,受气候及高原地形影响,雨日少,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地处低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利于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分布较分散,需要安装大量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故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较广,当地地形多山地、丘陵,不利于太阳能接收装置的布置。D正确。
【小题2】春、秋分日,阳光直射赤道,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因此太阳能集热板朝向为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A正确,C错。夏至日,当地正午阳光接近于直射,日出(落)方位分别为东北、西北方,故先朝东北,后朝正上方偏南,再朝西北,B错。冬至日日出(落)方位分别为东南、西南方,故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方。D错。
考点:日出(落)方位、影响太阳能资源分布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121°E比东经120°E的地方( )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晚日出
D.地方时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偏东的地区总比偏西的地区地方时早,故121°E比东经120°E的地方地方时早,而两地都位于东八区,故区时一致;由于两地的纬度不确定,故昼长时间不确定,故不能判断日出的早晚。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方时形成的基本原理,注意区别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23分)
(1)此图表示 月 日的光照情况(1分)。
(2)此时A点是 点钟,A、B、C三点白昼最短的是 ,昼长是 小时。(3分)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4分)
(4)A的地理坐标是 ,B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4分)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坐标)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6分)
(6)C点再转过多少千米后可见日出 。(1分)
(7)此时悉尼是 季,此时早一天西方国家是 季(天文四季),再过三个月,B点的昼夜情况是 。(4分)
参考答案:(1)6 22(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判断为北半球,图示北极圈内为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2)从图中经线的分布可知相邻经线间相隔45°,D点所在的经线经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地方时为24时,与之相对应的45°W地方时为12时,A点位于45°W以东,故A点为15时。纬度越高,昼越长;纬度越低,昼越短。A、B、C三点中纬度最低的是C点,故其白昼最短,从图中看,此时C正位于晨线上,其昼长是12小时。
(3)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自转线速度的规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4)图中A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图中A点位于180°经线相对,故A点的经度应该位于0°。读图可知,B所在的纬线,夜长的弧度为90°,故夜长为6小时,则B点的日出时间为3点。
(5)结合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经线即图示的昼半球平分线为45°W。
(6)读图可知,此时C点位于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上,此时正好看到日出,再次看到日出时正好地球自转了一周,转过的距离为赤道的周长,即4万千米,故C点在转4万千米日出。
(7)图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判断为北半球,图示北极圈内为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则南半球为冬季;再过三个月为秋分日,则全球昼夜平分。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虚线表示极圈,EF是昏线,OG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另一条日期界线是 ( )
A.135°W
B.135°E
C.45°W
D.45°E
【小题2】此时完全处于夜半球的大洲是 ( )
A.非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欧洲
【小题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正接近近日点
B.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频繁
C.江淮地区正处于伏旱季节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日期分界线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00所在经线。根据图中EF是昏线,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所以OF为0:00所在的经线,OG是180°,所以OF为45°E。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45°E的地方时为0:00,135°W的地方时为12:00,所以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欧洲纬度高,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的位置接近近日点,江淮地区正处于梅雨季节,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30°N地区几种朝向的窗户内每天可能受到的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 该地区住宅窗户的下列朝向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的是( )
A.北
B.东南
C.南
D.东北
【小题2】如果该地区住户窗户朝向西北,室内受到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最短的季节,游客可在( )
A.新疆摘葡萄
B.浙江采梅子
C.江西观桃花
D.重庆赏腊梅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该图显示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曲线,要想冬暖夏凉,夏季照射时间短,冬季照射时间长,观察图只有南窗符合,C正确;东北窗、西北窗、北窗冬季照射时间短,不符合冬暖要求;东南窗、西南窗夏季照射时间长,不符合夏凉要求。
【小题2】观察图,西北窗户室内直接照射时间最短季节为冬季,新疆摘葡萄为秋季,A错;浙江采梅子为6月,夏季;江西观桃花为春季,C错;重庆赏腊梅为冬季,故选D项。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地理特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