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A.长江流域的梅雨 B.南极大陆的低温 C.西北太平洋的台风 D.华北的秋高气爽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F与等压线垂直,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V相对F右偏,V为风向;N与V垂直,,N为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气压中心为低压,符合题意的为D项。
【小题2】该天气系统为低压气旋,可能形成台风,C正确;长江流域的梅雨受准静止锋影响,A错;南极大陆的低温是因纬度高,接受年太阳辐射少,B错;华北的秋高气爽,受高压反气旋影响,D错。
考点:风的形成;天气系统对天气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O为极点,点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⑧表示气候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是
[???? ]
A、①和⑧
B、②和⑤
C、③和⑥
D、④和⑦
2、气候类型⑦所在大陆为
[???? ]
A、澳大利亚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图为 (1、7)月等温线,判断理由是 。
(2)比较乙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甲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 地,原因是 。
参考答案:(1)7(1分) 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甲图30°N附近此时,月平均气温依然达到28℃以上;同时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南北温差较小,这都说明了此时为7月份。
(2)由乙图可以看出①地东南侧降水比同纬度地区多,推测①地可能是山地,它的东南侧为迎风坡,所以降水多。
(3)由乙图可以看出①地东南侧降水比同纬度地区多,推测①地可能是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①地温度比周边地区要低。
(4)晒盐有很强的区位要求。需要蒸发旺盛,需要优良的泥质海滩,还需要一定的技术。
考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特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特征。本题要对区域地理比较熟悉,这里主要是经纬网图、区域轮廓图、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依据这个考察我们对区域地理的了解程度,不同区域的概况,在区域内主要有哪些自然特征,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据自然特征可以填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 m
【小题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由甲、乙、丙三地的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可知,该山地7月气温均较低,1月气温均较高,可知该山位于南半球;丙地年降水量最多,应该位于迎风坡;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寒流;该山东坡的甲地夏季(1月)气温20℃,根据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计算可知,在海拔在甲地海拔基础上,升高越3300米,气温降低到0℃,此海拔处出现永久性积雪,则该山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 m。
【小题2】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甲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草原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和自然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