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市场狭小 B.人口稠密,粮食多用于自给 C.无政策支持 D.机械化水平低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由材料可知,该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05.5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说明该省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32、33题。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吉林省的人均产量与全国差值最大。四个选项中安徽省人均产量大于全国均值,所以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江苏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人口增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多,不能供应其他区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火山与甲岛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析说明乙岛地势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图示区域多火山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火山周边地势平坦便于农耕、火山灰土壤肥沃
(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为某乡镇2005与2010两年部分农产品构成。读该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单位:万元
小题1:该乡镇可能于??(???)
A.东北平原
B.江淮之间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后三类农产品在5年中产值比重显著提升,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技术
D.政策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通过该地区综治水稻和小麦和油菜籽,比重较高,判断该地应位于江淮地区。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珠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城市发展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所以规模扩大,产值提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洪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707年。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
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该图为中国虫神庙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蝗灾发生的时间特点及原因。
(2)据材料二显示的信息,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
(3)请你分析说明“先旱后涝,蝗灾成片”的原理。
(4)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所以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蝗灾几乎没有。
(2) 根据材料二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3) 蝗灾与旱灾经常相伴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就会出现严重蝗灾。
(4)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有人工诱捕幼虫、成虫;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等。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