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P地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且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气候,是全年受西风带的控制形成。故选C。
【小题2】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在40°--60°的大陆西岸,而亚洲没有此位置,所以没有温带海洋气候。故选A。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下列“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热的地方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而冷的地方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而等压面弯曲的一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②④图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等压面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和等压面弯曲的基本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1) 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A , C ,D 。
(2) 多云的夜间气温较晴朗的夜晚要高,是因为图中字母_____表示的作用强。
(3) 图中字母_____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和直接热源.
(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________性. 具体表现为: 吸收 ; 吸收 。
参考答案:(1) 太阳辐射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A表示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被大气削弱,则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发出地面辐射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弱,但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发出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C。(2)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主要是由于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故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3)近地面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4)臭氧只能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只能吸收红外线,判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和影响;并掌握吸收作用的选择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E.
F.
G.D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1.近地面城市内部形成热低压风由乡村吹向城市,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选择A项。
2.图中N地的气温比周围高,等温面应向上凸出,气压比周围低,等压面应向低空凸出。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时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此时盛行2.图中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3.此季节能在我国欣赏到的景观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E.甲
F.乙
G.丙
H.丁
I.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G.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参考答案:1. A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位于图中高压的南侧,气压梯度力由高压中心指向南侧,受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偏转成东北风。
2.图中丙、丁两地分别位于低压槽两侧,北半球低压呈逆时针辐合,左侧低压槽附近应形成冷锋,丙地位于冷锋后侧,可能有阴雨天气。
3.根据经纬网信息,此时我国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应为冬季,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运动和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