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发展畜牧业;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地形以平原为主,发展种植业。所以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地形。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①位于东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③位于南方地区,纬度低,纬度高,热量充足,水热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②地区位于华北地区,中低产田较多,适合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示小麦带的序号是(?? )
A.②
B.③
C.④
D.⑥
小题2:⑤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无霜期长
C.土地肥沃
D.市场广阔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图中②代表畜牧与灌溉农业区;③代表小麦带;④代表玉米带;⑥代表混合农业带。答案为B。
小题2:⑤农业带位于美国东北部地区,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凉利于牧草生长,城市集中,人口众多,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市场条件好。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标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
小题2: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则说明该国人口总数在下降,且超过耕地面积的下降速度,与城市化率没有必然联系,土壤质量是否下降也不能确定,粮食单产提高与耕地变化无关。
小题2: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而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在上升,明显会引起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就不需要进口,乌克兰是粮食出口国,亩均农业产值是否增加处决于粮食价格,与人均耕地增加没有联系,乌克兰耕地总量减少,农业生产投入不会增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 
[???? ]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据报道,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
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气候,社会经济优势是劳动力,而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花卉的市场在经济发达地区,云南离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远,所以制约因素主要是交通。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城市与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