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1200km2 B.7200km2 C.11000km2 D.24000km2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沉积的烃源岩的厚度越大,表示当时该地的地势越低。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丙处烃源岩最厚,C对。
【小题2】读图,根据图中比例尺,沉积厚度小于100米的烃源岩面积长度约110千米,宽度约60千米,面积约6600千米,与B最接近,B对。
考点:等值线图的应用,比例尺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壳和岩石圈都是有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的厚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右图是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
A.海水侵蚀和搬运使该海域逐年变浅
B.滥采滥挖珊瑚礁使海水逐年变深
C.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海水逐年变浅
D.滥采滥挖海沙使海水逐年变深
【小题2】近几十年来这种凸向越来越大,对此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
A.禁止滥采滥挖珊瑚礁
B.经常使用挖泥船清除泥沙
C.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D.禁止滥采滥挖海沙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所学的等值线的“凸低为高”的原则可知: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说明河口的水较浅,排除选项A B,再结合等深线向海洋凸出的方向基本与河流的流向一致,可以排除选项D,因为填海造陆一般不会是在河流的入海口。这种形状的形成极大程度上是因为河流从流经地区带来的大量泥沙受海水的顶托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泥沙淤积,而使海水逐年变浅,故选C。
【小题2】从上题的原因分析可知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河流流经地区的水土流失而造成的,故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故选C。
考点:海洋生态问题的形成及其解决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所给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四幅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2.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中,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
1.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等高线呈新月形分布,故①图符合。
2.只有寺庙位于山谷或山间盆地中,才会体现这一意境。根据各图中等高线数据不难看出,d图寺庙在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状地形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村庄所处的地形部位是2.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
A.山间洼地
B.山顶
C.山脊
D.鞍部
E.与经纬线走向一致
F.与等高线有关联
G.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
H.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梯田的分布状况可知该区域东北部、西南部高,西北、东南部低。且西北、东南部还分布有集水线。可知该地为鞍部地形。
2.山地、丘陵地带道路的修筑基本沿等高线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结合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来作答本题。

特别提示: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减少施工难度;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