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A.火星的极昼极夜纬度范围比地球小 B.火星的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短 C.火星赤道上沿东西方向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向 D.火星绕日公转的速度终年不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火星距离太阳较地球远,故火星的表面温度比地球低,A错误;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为自西向东,B正确;地球是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大的行星,C错误;火星和地球两极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D错误。
小题2:由于火星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较地球大,故火星上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较地球大,A错误;火星的自转周期较地球上略长,故火星上的昼夜交替周期较地球上长,B错误。火星和地球的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都为0,故水平运动物体都不发生偏向,C正确。由于火星的绕日公转轨道与地球一致均为椭圆,故有近日点和远日点,公转速度也有变化,D错误。
小题3:火星探测器顺利到达火星反映了人造天体可离开地球,但仍位于太阳系内。故选A项。
小题4: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地球的自身条件(液态水、较厚的大气层和适宜的温度)和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和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火星两极附近与地球相似都有极昼、夜现象,与生命物质存在关系不大,①错误;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从而昼夜温差不大,②正确;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条件,③正确;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地球长,故不可能与地球的四季长短一致,④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应用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火星环境的相关资料进行推理,即可分析。注意因果关系和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我们考试时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因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对比四城市,广州的纬度最低,所以白昼最长。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实地考查白昼时间的长短,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亚洲首座MW(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即将在北京(40°N)延庆县竣工。届时将建成一座100米高的太阳能吸热塔,并在208亩地面上摆放100面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大型反光镜,(即“定日镜”,参见右下图),反射聚集阳光到吸热塔内,再转化成电力。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太阳能发电站的定日镜,正午时镜身最接近于直立的月份是( )
A.6月
B.9月
C.12月
D.3月
小题2:当镜身最接近于直立的这一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
A.73.5°
B.63.5°
C.26.5°
D.56.5°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太阳能吸热塔原理,定日镜的角度跟太阳高度角有关系,即尽量与阳光垂直,北京太阳能发电站的定日镜正午时镜身最接近于直立的月份即是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月份,在选项所提供的月份中12月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答案选C。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度减去某地(所求地)与直射点之间间隔的纬度数。当镜身最接近于直立的这一天,应该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代入公式计算可得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90°-(40°+23.5°)=26.5°。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某日北京时间18:30时,甲地(90°W,40°S)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此日,北京的夜长大约为?(?)
A.9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5小时
小题2:此日,甲地?(?)
A.正午物体日影长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物体日影的长短变化幅度在一年中最小
D.昼长与夜长的差值最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时间18:30时,甲地(90°W,40°S)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由此可以计算出90°W的地方时=18:30-两地时区差14 =4:30,可以计算出甲地的昼长=2*(12-4:30)=15小时。甲地与北京纬度相同,分处不同的半球,故甲地昼长=北京的夜长=15小时。选D正确。
小题2:由上题计算出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故太阳此时直射南半球,甲地昼长夜短,D错;正午时的日影一年中是小值,A错;太阳东南升,B正确;南半球物体的日影的长短变化在一年中最大,C错;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表示不同纬度四地在北半球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120?E
B.乙地所在纬度一年中会有极夜现象
C.丙地该日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D.丁地位于赤道
小题2:从丁点向南、再向北到丙点的连线是某经线圈的一部分,则乙点沿纬线到该连线的劣弧长度约为
A.13320Km
B.6660Km
C.3330Km
D.1665Km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
小题1:根据北京时间12点时,当地太阳高度最大,判断当地位于120°E。
小题2:根据图示各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判断:丁为北极圈;丙为赤道,且丙地当北京时间18时,当地太阳高度最大,判断丙地经度为30°E;而从丁点向南再向北到达丙点为同一经线圈,判断丁点的经度为150°W;乙地太阳高度最大为北京时间10时,计算乙地的经度为150°E,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3.5°,且昼长夜短,计算乙地的纬度为60°N。则沿纬线从150°E到150°W、30°E的纬线的劣弧跨经度60°;但注意该纬线为60°纬线,故长短为1/2*60*111KM。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