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2 16:11: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P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位于 A.欧洲西部沿海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西南沿海
| 小题2:此时P地同纬度大陆东岸的自然带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干信息,“P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判断该地区应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应分布于40°--60°的大陆西岸,结合图示的40°纬线分布判断,P地应位于南半球,且位于40°--60°大陆西岸,故只有D项符合。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与P地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应为南美洲东南沿海地区,由于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荒漠带。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注意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D.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发展阶段。人均国民收入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增长态势;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南极洲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 铁和锰? B 铁和铜? C 煤和铁? D石油和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南极洲的煤铁资源十分丰富。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欧亚两洲的分界是 A.乌拉尔山、乌苏里河、乌拉尔河 B.乌苏里河、乌拉尔河、高加索山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伏尔加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为界。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降水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5分) ? (2)说明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2分) ? (3)人口、城市的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试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规律。(2分) ? (4)图19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试根据图1相关信息填写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含义。(3分) ①??②??③?
参考答案: (1)东岸降水丰富,西岸降水稀少(1分)东岸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2分)西岸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有寒流流经(2分) (2)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1分)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1分) (3)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人口、城市密集(1分);中西部和东北部稀少(1分)。 (4)地形(1分)?生物(植被)(1分)?气候(1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东岸降水丰富,西岸降水稀少。造成东、西两岸差异的主要原因:东岸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西岸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有寒流流经。 (2)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3)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规律: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人口、城市密集。影响的自然因素:中西部和东北部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 (4)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①为地形,②为生物(植被),③为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澳大利亚的降水量分布图、等高线图和自然带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气候类型的成因、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人口分布规律等相关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性比较强。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