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
(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莱、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
(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地处中国中部,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为“数字黄河”的某一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问题。

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黄河”关系1.上图反映“数字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来查阅获得黄河的有关信息
B.可以用来指导黄河防汛和水量调度
C.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距离较远,价值不大
D.“数字黄河”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E.就是指3S技术的应用
F.一个由数据和信息组成的地球
G.主要反映现实问题,不能应用于可持续发展
H.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模拟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
1.从图中可知,“数字黄河”很好的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 可以用来查阅获取黄河的相关基础设施、 专业应用等信息, 可指导黄河防汛、水量调度。当然,该系统还应继续完善, 不断更新, 其价值不可言喻, 故 C 项错误。
2.数字地球是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化的地球是地球的虚 拟对照体,人们可以通过这个模型,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 信息,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开始试运行。“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乘坐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高原列车,游客不仅能饱览青藏高原绚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品味充满浓郁宗教气息的藏民族文化。
?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高原铁路。青藏高原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 “到了昆仑山,两眼泪不干;到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有民谚如此形容青藏线恶劣的自然环境。从昆仑山到唐古拉山,沿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这里高寒缺氧,但景色摄人心魄。高原天空瞬息万变,时而碧空如洗,时而乌云密布,真可谓是“六月飞雪、一天四季”啊。

(1)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世界性巨
? 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大致位于下图的_____点附近。
(3)地球运动到_____点附近时,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 是_________________。
(4)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青藏铁路的修建,试分析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原缺氧
(2)C
(3)A;昼短夜长
(4)青藏铁路的建设,能为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资源优势得以更充分发展;可以
? 加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能加快开
? 发青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两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等(言
? 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E.Ⅰ、Ⅱ、Ⅲ
F.Ⅱ、Ⅰ、Ⅲ
G.Ⅲ、Ⅱ、Ⅰ
H.Ⅰ、Ⅲ、Ⅱ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Ⅰ到Ⅱ再到Ⅲ过程中居民点逐渐增多,植被逐渐减少会使降水时下渗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D错,C对;植被覆盖率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可能会降低,降水量变小,AB错。
2.随林地变成居民点,植被覆盖率降低,对降水调节作用减弱(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汇集到河流时间减少,洪峰到达时间早。C对。
考点:本题考查植被覆盖率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