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某市三次产业和生产总值表格,完成1~3题。

1.结合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8年该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不变
B.该市已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C.2008年该市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该市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必要进行产业转移
2.下列为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起重要作用的部门可能是
[? ]
A.电子工业?
B.生物制药
C.金融、物流?
D.花卉、园艺业发展
3.目前,该市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饱和”状态,但要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因此该城市今后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①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
④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B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回答题。
1.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不正确的做法是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业
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A.a处通常用做耕地
B.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C.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D.d处宜打坝建库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示b处为缓坡,可修筑梯田,但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处北方地区,不宜种植水稻。
2.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故①③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和图示的有效信息:地理位置、局部地形和水土流失等。并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回答下列各题。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2.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是指3.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E.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开发和利用亚马孙雨林资源
F.全球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G.是人类的木材生产基地
H.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
I.①②③④
G.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B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是通过肺来呼吸的,而呼吸需要氧气。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的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逊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它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因此,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2.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是指其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而非其经济效益,且亚马孙雨林属于主权国家巴西所有,其二它也无法向全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3.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毁灭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雨林又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毁灭势必引起生物多样性锐减。热带雨林涵养大量水源,且蒸发和蒸腾作用强烈,形成大量的云雨,影响全球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毁灭势必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考点:该题考查森林生态。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①大规模机械化②商品化③集约化④地区专业化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从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