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12:00 B.13: 28 C.14:00 D.14: 32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认真读图,注意图中指向标的方向,判断甲乙丙丁四个大门的朝向;根据题中的已知时间,推断太阳的方位推测影子的朝向。根据指向标推断出四个大门的基本朝向是:甲门朝向东南、乙门朝向西南、丙门朝向西北、丁门朝向东北;该地早晨8点时太阳大致位于东南方向,影子应该位于西北方向;由于进单位大门时,影子落在自己的正前方,所以该大门应该是东南门,故选项A正确。
【小题2】当北京时间早晨8点时,该地的地方时大约是8-(120-112)÷15=7时28分;此时该人进入的是甲门,太阳在空中沿顺时针运行大约90°后,光线开始照射乙门,甲门被大楼阻挡,结束阳光照射,所以结束阳光照射的时间大约为7时28分+90°÷15°="13:" 28,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列一组光照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下列四组城市,在B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汕头、海口、北京、伦敦
B.海口、汕头、北京、伦敦
C.伦敦、北京、汕头、海口
D.汕头、海口、伦敦、北京
【小题3】北京(40°N)在A图所示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73°26′
B.23°26′
C.26°34′
D.63°26′
【小题4】由图D到图C,武汉正午室内光照面积(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状态分布,可以判断出四幅图依次为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或秋分日)、冬至日。
【小题2】图B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汕头、海口、北京、伦敦。
【小题3】A图表示北半球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京正午太阳高度=90°-北京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差,因此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6°34′。
【小题4】由D图到C图,即由冬至日到春分日,武汉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室内光照面积越来越小。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中能反映冬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考点: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右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在乙点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越高,纬线圈越短,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
【小题2】图示乙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故A图符合;B图为赤道上空的侧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在
A.90°W,15°S
B.90°E,15°S
C.90°W,23.5°S
D.90°E,15°N
【小题2】此刻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北半球昼时数变长
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D.开封有可能受冷锋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出现极昼或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且太阳直射半球的极圈内部出现极昼现象,该日75°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15°N;太阳直射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该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经线为90°W。
【小题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北半球昼长时数变化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均无法判断,A、B、C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开封有可能受冷锋的影响。
考点:光照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环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