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表”。据此完成题。
1.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E.地下径流增大
F.生物多样性增加
G.热岛效应增强
H.土壤肥力提高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苏北地区城镇人口增长幅度为20.3%,而苏中和苏南分别为18.3%和10.3%,故苏北的城镇人口增长幅度大于苏南和苏中,D项正确。
2.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使城市排放的废热多,使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城市化改变了地貌状况,使不透水的水泥、沥青路面增加,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化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表格信息比较分析,并能掌握城市化对地面状况、城市局部小气候、城市径流等方面的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在
A.60亿左右
B.80亿左右
C.100亿左右
D.130亿左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和记忆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可以知道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在100亿左右。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根据中心地理论,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
A.正方形
B.圆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目前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人口主要由乡村到城市迁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是指某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C.宗教信仰
D.资源
E.人口的物质生活水平应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
F.最多能供养多少人生存来确定
G.智力、技术条件不用考虑
H.只以本地的丰歉来确定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宗教信仰不属于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是一个理想值。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多能供养多少人生存来确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