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A.2时 B.4时 C.18时 D.20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小题1:若P点为极点,0为地心,则E、F 两地到达极点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二者的纬度相等但经度不同,因此二者的差别就是地方时不同。
小题2:若 EO、FO 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因为这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 30°,因此0时的经线可能为 150°E(W),则北京时间可能是22 时或18 时;
小题3:若 O(20°N,90°E)为太阳直射点,弧线 EP、FP 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一段,则P 点为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P 点的地方时为0 时,地理坐标为70°N、 90°W,E、F 两地的经度差要大于30°,因此二者的地方时差也要大于2 小时,由于二者 距P 点距离一致,因此二者纬度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最近四次奥运会举办地的相关信息表,回答下列问题。
| 届数 | 26 | 27 | 28 | 29 |
| 地点 | 亚特兰大 | 悉尼 | 雅典 | 北京 |
| 位置 | 84°W,34°N | 151°E,34°S | 24°E,38°N | 116°E,40°N |
1月1日,最先看到新年曙光的是参考答案:(1)D(2)B(3)D
本题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一年中,昼长变化幅度自赤道向极圈扩大,四地中北京的纬度最高,故选D。
(2)东12区是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时区,悉尼最靠近东12区,且昼长夜短,日出最早,故选B。
(3)北京地区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树叶落掉时地面光照最强,故D项不可信。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表为当85°N刚好有极昼的时候,北半球甲、乙、丙三地测1米高的物体影子,测得一天中影长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及影长(已知tg15°≈0.268),据此回答问题
| ? | 甲 | 乙 | 丙 |
| 影和最短时间(北京时间) | 12:40 | 18:00 | 2:00 |
| 影长(米) | 0.35 | 1.43 | 0.58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互余,当85°N刚好有极昼,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5°N。则故正午太阳高度自5°N向南北两侧递减,而甲乙丙三地均位于北半球,故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则正午的影长越长,反之,影子越长则纬度越高。
小题2:影子最短时应为当地的正午12时,根据其出现的北京时间:甲地12:40分,则甲地的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40分钟,即位于120°E西面10°,当地经度为110°E;乙地北京时间18:00,当地为正午12时,则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即当地经度位于120°E西侧90°,则当地经度为30°E;丙地北京时间2:00,当地为12时,则北京时间较当地时间早14个小时,故当地经度位于120°E的西侧210°,计算当地经度为90°W,根据三地的经度位置可确定东西方向,A正确。
小题3:根据经度位置判断位于北京偏东的是甲、丙;A错误;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故B错误;越往东日出越早,C错误;由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故夜长由长到短即由南向北,(北半球)由低纬向高纬,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点较多,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和正午太阳高度与经度、纬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等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为2009年某日刊登的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表,回答1-3题
| 城市 | 日出 时间 | 日落 时间 | 城市 | 日出 时间 | 日落 时间 |
| 北京 | 7︰18 | 16︰50 | 上海 | 6︰36 | 16︰51 |
| 哈尔滨 | 6︰54 | 15︰51 | 成都 | 7︰44 | 18︰02 |
| 西安 | 7︰33 | 17︰35 | 拉萨 | 8︰34 | 18︰56 |
参考答案:
1.D
2.D
3.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9年2月10日11点55分(西五区时间),美国 “铱33”商业通信卫星和俄罗斯“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72°N 、98°E)高约790千米处相撞,产生12000块碎片。据此回答:
小题1:两卫星撞击时,北京时间为
A.2月11日0点55分
B.2月10日4点55分
C.2月9日22点55分
D.2月10日8点55分
小题2:两颗卫星相撞的时候,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C.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小题3:两颗卫星相撞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东八区区时比西五区早13个小时,所以北京时间=2009年2月10日11点55分+13小时=2月11日0点55分。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月10日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①为3月21日前后,④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人地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