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一)
①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撤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④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
3、单选题 我国各地的居民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3题。
小题1:在甲图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
A.达努节
B.三月三歌节
C.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
小题2:使用乙图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A.侗族
B.傣族
C.赫哲族
D.布依族
小题3:民居建筑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终年低温少雨
B.乙所在地终年高温多雨
C.甲所在地气温年较差小
D.乙所在地气温年较差小
4、综合题 (22分)下图为我国某省(区)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下表为该省区2000年~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表。读图表,完成(1)~(3)题。
(1)该省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原因是 。(4分)
(2)依据年均温分布状况推测该省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8分)
(3)分析该省区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并说明其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10分)
5、单选题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