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图》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商业用地、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商业用地、住宅区、绿地、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用地、住宅区、绿地 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用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和城市功能分区。
【小题1】在相等的时间向南到达的最远显然车速最快。
【小题2】根据市中心的乙应为商业区;甲在外围适宜工业区;丙居中心区偏外适合住宅区;西北部有绿地对保护环境有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及两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
A、风化作用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流水搬运
2、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某天文爱好者在某市旅游时,在A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是36°34′,在B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6°36′,在游览完B山后,在山顶观测到太阳正好在正南方向时,他从收音机里收听到“BBC”播报国际标准时间为7月20日4点整。
(1)A山的地理坐标是多少?(2分)
(2)若A、B间的水平距离为3.7厘米,则上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分)
(3)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推测,该气候类型在其他大洲是否有典型分布?为什么?(2分)
(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哪条河?据图判断哪条河水流最快?(2分)
(5)近几年,发现市区地面在缓慢下沉,自来水也不断变咸,分析其原因。为解决D处居民小区的吃水问题,经有关部门勘测决定在E处建设一水库,此地建水库的有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11分)
(1)36°34′N   120°E  (2分)
(2)1:100000 (1分)
(3)没有  因为该地位于东亚,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2分)
(4)④   ①(2分)
(5)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2分)盆地地形,利于蓄水;河流流经,水量充足(2分)
本题解析:
(1)北极星的高度角即为当地的纬度,而且只有北半球才看得到北极星,故A地的纬度为36°34′N;由于AB在同一经线上,而太阳在当地正南方时国际标准时间为7月20日4点整,即0°-4点,而当地地方时为12点,由此可知AB所在经线与0°经线相差8小时,故AB经度数为120°E。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AB纬度相差2′,由纬度每相差1°,实际距离为110km,则2′的实际距离=110÷60×2=11/3km;而已知图上AB为3.7cm,故比例尺=(3.7×10-2)÷(11/3×103)=1:100000。
(3)由经纬度和海陆位置推测,该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只有亚洲东部才有分布,其他大洲没有。
(4)河流发源在山谷处,只有④为山脊,故不可能有河流。河流流速最快应该是等高线最密集的地方,由图可知①河流等高线最密集。
(5)自来水变咸与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有关。E处建水库有充足的蓄水空间,而且河流流经提供了水源。
考点:地理坐标的求法、比例尺的计算、气候类型的判断、河流流速的判断及水库选址条件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2.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是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③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铁路线均位于西部平原
C.A、B两城市所在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D.B、C两城市间的距离超过100千米
E.②④
F.①②③
G.③④
H.②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甲地位于台湾岛西部平原,乙地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根据图中所跨的纬度,甲图的实地距离小,比例尺大;AB两城市都是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C之间的距离小于100千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D为非地带性原因形成的雨林气候。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资源问题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