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45 km B.4.5 km C.450 m D.45 m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的,由等高线及海拔可以看出:图示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选C正确。
【小题2】图示比例尺是1:150000,即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1.5km;甲、乙两山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由此可算出甲乙两山的实际距离是4.5 km。选B正确。
【小题3】图中陡崖有3条等高线交汇,图示等高距是1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在(3-1)*100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
A.山地、盆地
B.盆地、山地
C.河谷、山地
D.山地、高原
【小题2】丙地的气温可能是(    )
A.2℃
B.4℃
C.小于2℃
D.小于0℃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温线的变化规律分析,甲处气温在4℃-6℃,乙处温度在-4℃到-6℃之间。根据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原理,甲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是盆地地形。乙处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地地形。B对。
【小题2】丙处的等值线可能是0℃或2℃,若是0℃,则丙的温度在0℃到-2℃之间。若是2℃,则丙的温度在2-4℃之间。所以D对。
考点:等温线图,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温度与地形类型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地比②地(   )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小题2】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剖面图乙可以看出,从O到E比从O点到F点坡度缓,海拔较高。
【小题2】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垂直于等高线,流向海拔低的一侧。从剖面图可以看出,该处为山脊地形,EF为脊线,向F一侧倾斜,所以,图中④地的水体在NF之间流动,并远离O点。
考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b、c两村搬迁合并为d村,该村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修建了N工程。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村庄a与原村庄c比较,农业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小题2】N工程的综合效益是
④增加良田   ②蓄水发电   ③防洪抗旱   ④水土保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3】b、c两村合并至d村,有利于
①改善交通条件 ②降低灾害威胁 ③推动退耕还林 ④增加农业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村庄a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向外减小,为典型的黄土塬地貌,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不易储存水分,加上该地气候较为干旱,农业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水源。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N工程为水坝,其主要作用包括增加良田、防洪抗旱和水土保持等。该地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地势起伏小,河流落差小,不适合发电。
【小题3】b、c两地分别位于陡坡和沟谷,而d位于缓坡,两村合一村有利于改善交通条件、降低灾害威胁、推动退耕还林等。
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30°S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图所示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河流此时正值汛期
B.盛行西南风
C.丙地水能资源最丰富
D.山麓落叶阔叶林叶落满地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斜成山
B.①处可找到石油
C.②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D.该地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温线分析,海洋等温线向南弯,凸向较高纬,陆地等温线弯向北,表明时值南半球冬季,当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该地是多雨季节,河流正值汛期,A对。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吹西北风,B错。丙地位于沿海平原区,落差小,水能资源少,C  错。地中海气候区,山麓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没有叶落满地景观,D错。
【小题2】读图,图中岩层向上搭起,形成向斜山地貌,A正确。①处是向斜,不可能找到石油,B不正确。②处是岩浆与沉积岩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变质岩,C正确。该地有石灰岩分布,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D正确。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受热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