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
2、多选题 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3、单选题 图5为我国某盆地自然景观剖面图,读图回答10-12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小题2: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
A.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
B.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
C.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D.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
小题3: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水源条件
4、综合题 读“甲、乙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甲?乙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
小题2:甲图半岛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分析该气候类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小题3:乙图所在国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________,试分析此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小题4:甲、乙两图所示主要国家均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矿产)进口地区,请分别写出该种矿产海运至我国的最近线路必须经过的“咽喉地带”的名称。
5、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据河南省气象局专家介绍,自2008年11月下旬以来至09年2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成多,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之大,时间之长,程度之重,都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少有据统计,近六成的麦田受旱,有三百六十多万亩出现黄苗,有四十多万亩出现枯苗死苗现象。
材料二?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
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
(1)据图说出河南省土壤湿度的分布总体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图说出西南五省市干旱的总体分布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气象灾害,为预防和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措施?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