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3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E.光照条件差
F.风沙危害严重
G.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H.水土流失加剧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表格资料,表中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增加,降水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降水、气温、河流含沙量变化的因素,主要与森林减少,植被破坏有关。森林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导致森林的调节气候的功能降低,从而影响到粮食产量。C对。退耕还牧,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会减小,A错。年降水量减小,不会有水灾,B错。人口增长快与粮食产量 下降无关。D错。
2.结合上题分析,表中数据显示,河流人流量增长了25﹪,所以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加剧。D对。降水量减少,光照可能增强,A错。表中资料不能显示出风沙危害,B错。由表中数据可知,气温年较差增大,大陆性增强,但是这不是生态环境问题,C错。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日本、阿根廷,马来西亚、加拿大四个国家“农业比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四个国家中属于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国的是2.对有关各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E.①国农业生产实现高度机械化,商品粮产区在南部平原
F.②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产值比重小
G.③国的橡胶、油棕和椰子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H.潘帕斯草原是④国重要的畜牧业区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生产。
1.由图示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可以判定①是加拿大、②是阿根廷、③是马来西亚、④是日本。加拿大农业发达、人口较少,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阿根廷农业相对发达且人口不是很多,有大量的粮食出口;日本、马来西亚人口较多,国土面积小,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
2.①为加拿大,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由于受纬度分布的影响,种植业主要集中于南部地区。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A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B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小题。
1.图A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E.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F.修筑难度小
G.利于机械化耕作
H.便于灌溉施肥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等高线地图可能看出,该地地形陡坡与台地相间,根据地形特点修隔坡梯田适合。选C正确。
2.反坡梯田是修筑台阶式梯田时,使田面外高内低的梯田。即田面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田面微向内倾斜形成的反坡的梯田。反坡梯田具有较强的蓄水保土能力,利于拦蓄降水,保护田坎。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美国某次“黑风暴”分布图,读图回答题。1.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2.引起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3.对于图示“黑风暴”主要发生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污染
D.土壤酸化
E.砍伐森林
F.过度垦殖
G.温室效应
H.灌溉不合理
I.地形——落基山区
G.土壤——红壤
植被——草原
土地利用——混合农业区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通过区域的轮廓图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美国本土,题目中所说的“黑风暴”的实质就是指的沙尘暴。沙尘暴的发生一定会把当地的疏松土壤通过风力作用搬运起走,造成了当地的土壤的侵蚀。故选A
2.沙尘暴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其中人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过度垦殖造成大量的疏松沙源的存在,这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故选B
3.结合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图示的“黑风暴”发生在美国本土中央大草原地区,土壤是世界的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的中央大草原。故选C
考点:区域农业开发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通过区域定位确定发生“黑风暴”位于美国本土的中央大草原地区,明白“黑风暴”的实质是因为人类过度地开垦草原而引发的沙尘暴天气。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问题。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300N—400N西海岸
B.300N—40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E.①③      
F.②③     
G.①④
H.②④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表中数字可知,美国该产区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属于亚热带,年降水量470~520 mm,五大湖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在0 ℃以下,不符合题意;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大于表中产区;30°N~40°N东海岸受洋流、飓风等的影响,年降水量也较大。只有A(地中海气候)正确。
2.通过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比较,可明显看出中国在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具有优势;气温年较差、夏季光照条件相差不大;结合两国的特征,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所以C正确。
考点:本题组考查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点评:本题组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试题充分体现了地理为生产生活服务这一理念。解答本试题的关键是:(1)根据气温与降水对美国某区域进行空间定位。(2)通过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提供的数据判断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