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一)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大豆 |
3、单选题 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小题2:由上图可知
①I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Ⅱ、Ⅲ类国家往往牌不利地位
③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Ⅱ、Ⅲ类国家环境污染可能加重
④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I类国家?
⑤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小题3: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与I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4、单选题 下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农耕区和牧业区
C.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D.冬小麦分布区与春小麦分布区
5、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和图1"长三角地区局部图"、图2"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改革开放前,上海主要港口在黄浦江下游,改革开放后主要在长江沿岸筑港,标志着上海港从黄浦江时代迈入长江时代。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区一期工程及与之配套的东海大桥建成,标志着上海港迈入东海时代。上海港1959年货物吞吐量0.17亿吨,198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2010年货物吞吐量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905万标准箱,均位居世界第一。
(1)描述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二次产业方面分析,嘉兴与上海如何错位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索上海港从黄浦江时代——长江时代一一东海时代的港口自然区位优势变化规律:并分析上海港社会经济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主要农业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