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AB河段的河流流向为        。 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4分)
(3)在图中画出可能发育的河流,并标注流向。(2分)
(4)当地拟在A、B两处中选择一处修建水库,试比较AB两处的建坝条件。(3分)
(5)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图示区域中间属盆地地形(1分)周围有山地(1分)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1分)。
(2)先由北向南,(1分)再向东南。(1分) 400≤H<800(2分)
(3)略(2分)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注:此题最多给3分)
(5)丁处(1分)。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1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1分),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中间低,周边高,500米以上为山地地形,中间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
(2)根据指向标建立坐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以得到河流流向为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400≤H<800。
(3)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4)大坝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也就是什么所谓的口窄肚大的地区,口窄工程量较小,肚大,蓄水量大。除此以外,还要避开地质断裂带。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5)丁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图中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及等高线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图(比例尺为1:20 000),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0 m
B. 50 m
C.140 m
D. 100 m
E.140 m
F. 150 m
G.700 m
H. 150 m
I.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G.甲乙丙丁的海拔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
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328米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比例尺为1:20 000,图上AB坝长(图上0.7厘米),可知实际长为140m(20 000×0.7厘米),等高距为50m,AB坝长海拔最高150 m,最低海拔50-100m,高差0-100m,最大坝高100 m,B对。
2.丙与丁在水库区以外,水不可能汇入水库,A错;乙丙海拔为50-100 m ,甲丁海拔100-150m,B错;庚点到乙点中间有一山顶,不可能观察到,C错;图中最高与最低点相差7条等高线,根据(相差等高线条数-1)×等高距>△h≥(相差等高线条数+1)×等高距,最高与最低点相差范围是300-400 m,D对。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计算,等高线图分析与计算。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①
B.②
C.③
D.④
E.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
F.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G.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H.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I.368 m
G.488 m
678 m
708 m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1.图示四个居民点均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其中②③④三地位于河谷平原地区 , 地势较低,易受水患影响。而①地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小。
2.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的点应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的③地;M 点与⑤地之间有 山脊阻挡视线。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河流①~②段从西南流向东北;由⑤居民点 取近道攀登 M 山时,先穿越山脊再经过河谷,地势起伏很大。
3.⑤居民点到 M 山顶的相对高度 h 的取值范围:400 m≤h<600 m。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岛屿部分地区年均温的分布情况,该岛屿树种丰富,有 “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描述图示区域中中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影响因素。(6分)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2)简析该岛屿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的原因。(6分)
                                                                                  
                                                                                   
                                                                                  
(3)分析图示盐场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分布特征:中东部等温线分布密集;呈半环状或闭合状;从东西两侧向中部递减(或从四周向中间递减)(任选2点得4分)
影响因素:地形(2分)
(2)纬度较低,地跨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2分);降水丰富;(2分)山地丘陵为主,相对高度大。(2分)
(3)地处西部海岸带,地势平缓,滩涂广阔;(2分)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2分)纬度低(亚热带、热带),气温高,蒸发快,利于晒盐。(2分)
	本题解析:
从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数值变化规律及延伸方向等角度叙述等温线分布特征。
等温线闭合,从四周向中间递减,应为地形影响。
(2)水热充足加上山地垂直高度大,使得植被类型丰富。
(3)晒盐需要蒸发旺盛和平坦的地形(晒盐场所)。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盐场附近地形平坦开阔,根据纬度位置判断该地气温高,利于海水蒸发,根据经纬度和轮廓特点、地形特征判断出该地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利于晒盐。
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

【小题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